第十八章 诺盖风云(8)敖德萨(Ⅳ)特洛伊(中)

对于他来说,让马赫迪吃一个败仗,从而降低他在奥斯曼人心中的地位那是自然的,但他也不想自己的嫡系部落骑兵损失太大,若是双方斗个两败俱伤就好了。

于是,在鞑靼城以西的空旷原野上,苏赫旅就碰上了马赫迪的七千布贾克骑兵!

与叶迪山部、叶迪库勒部相比,由于被视为奥斯曼人的“嫡系”部落,布贾克人的装备明显强于这两部,不过也就是后背多了一支奥斯曼火枪而已。

马赫迪,一个三十岁的精壮诺盖汉子,一脸大胡子,大热天的还戴着象征着自己身份的高筒帽,身上也穿着像西帕西骑兵那样的黄色长袍,上身也罩着一件锁子甲。

在他的身边还有大约三百骑与他一样的装扮,除了高筒帽上没有羽毛,那种象征着苏丹身份的火红羽毛。

这些人都是马赫迪按照西帕西的方式组建起来的,他们倒不是诺盖人,而是投靠布贾克部的阿兰人、马木留克人、保加尔人、切尔克斯人,自然都是号称各部的勇士。

他们在旷野上摆开了一个稀稀拉拉的大阵,而对面的苏赫旅却是一个严整的突击阵型。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按照特鲁琴最新操典,在旷野里准备冲击敌阵时,他们会将三个团分成三个梯次。

第一梯次是被认为旅中最勇猛的骠骑兵团,他们以营为单位,突前的那个营都配有两把轮转手枪,而呈品字形殿后的两个营只有最前面的一个连有这样的配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梯次则是亚于第一梯次的骠骑兵团,在特鲁琴军的序列里就是第二团。

第三梯次自然就是龙骑兵了。

不过由于龙骑兵往往会独立作战,他们也在第一营配置了人手两把轮转手枪,不过骑术、骑战水平不如骠骑兵罢了。

眼下由于苏赫旅的离开,他们的大营自然由巴雅尔带来的那个旅占据了,故此苏赫旅可以全体出动。

既然接受过西帕西骑兵的训练,马赫迪的水平显然是有两下子的。

见到苏赫旅后他也做出了布置。

“你,带着主力三千骑正面迎击!”

“你,带着两千骑从左边攻击其侧翼!”

“你,带着两千骑从右边攻击其侧翼!”

见到敌人的动静后,苏赫也发动了,他已经在战场上布置了三个梯次,不可能现在就改变阵型,只能将计就计。

他亲自带着第一团出发了,准备正面迎击正冲过来的那三千布贾克骑兵,然后命令第二团迎击从右边攻过来的敌骑,第三团则迎击左边的。

大战正式开始了。

随着战马速度的逐渐增大,战马上才二十三岁的苏赫终于体会到了以前在伊犁河流域纵横驰骋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他兴奋莫名,战意也逐渐浓烈起来!

一百米!

双方的战马都带起了大片的尘土和野草,带来的震动让左近鞑靼城马吉德大帐上的灰尘也簌簌地落下。

布贾克骑兵都是散形阵势,这种阵势正是特鲁琴骑兵的最爱!

“扑!”

苏赫的第一团猛地切了进去!

接下来的战况乏善可陈。

对于拥有精良火器,还经过长期训练的特鲁琴骑兵来说,在双方互相冲阵时,还不能用手中的轮转手枪将近在咫尺的敌骑射杀的话,他们也不会入选到正规旅来。

战事几乎在一刹那就停歇了。

当苏赫的第一团冲出三千布贾克骑兵的松散大阵时,对面远处的马赫迪还在举着望远镜悠哉乐哉地观赏着。

就在刚才,苏赫手中的两把轮转手枪子弹全部击发完毕,按照他的估计,这一次十二颗子弹至少有十颗子弹正常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