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一步,说明基希纳乌城城主尼古拉斯已经完全答应了乞塔德,否则奥斯曼大军前来时不会没有受到任何消息。
帖赤那亲自带着第一旅的骑兵冲锋,从南北两侧冲过来的自然是阿克敦旅、岳钟林旅。
到了眼前这光景,乞塔德的骑兵已经彻底舍弃了铠甲,所有的骑兵的装扮都是接近后世的军服模样:大檐帽、立领军绿色上衣、军绿色长裤、高筒马靴。
腰间系着一根带有铜扣的牛皮带,上面挂着两把短枪、两把骑刀,后背则背着一杆步枪。
随着材料、工艺以及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特鲁琴人制作轮转手枪、步枪的质量、效率也越来越高,眼下,除了极少数枪支依然存在卡壳的情况,绝大多数都毫无问题。
由于是旷野,马木留克骑兵也不可能采取一个密集冲锋的形势,他们之所以厉害,还曾经大败蒙古人,就是因为他们是中世纪横贯整个哈萨克大草原突厥骑兵的后裔,还保留了以前作战习惯的突厥骑兵。
他们显然对自己的骑射、骑战功夫十分信任,眼见对面奇怪的骑兵居然没穿甲胄时,也就没有取下弓箭进行射击——当然了,距离太近也来不及了。
与此时欧洲骑兵清一色马刀不同,鞑靼骑兵手里的武器是五花八门,他们都是贵族骑兵,肯定是家族习惯使用什么武器就使用什么,不过是临时召集在一起罢了。
既然是贵族骑兵,他们的装束显然很过硬。
所有的骑兵都套着一件闪闪发亮的锁子甲,连厚厚的头巾上也裹着锁子甲。
与波斯人、哈萨克人的半身锁子甲不同,最前面的马木留克骑兵还是全身的锁子甲,家里条件较好者还有面罩,只露出了两个眼睛。
他们都骑着高大的阿拉伯马,虽然骑兵身上沉重,但阿拉伯马冲起来依旧毫不费力。
此时的奥斯曼人之所以能够在欧洲列强的夹击下扛到十九世纪而不倒,自身的西帕西、耶尼切里早就腐朽不堪,真正有用的还是以巴巴里海盗为主的海军,以及以马木留克骑兵为主的鞑靼骑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帖赤那如今位高权重,既是卡亚苏拉师的市长,又是卡亚苏拉省的高官,显然是不会亲自冲在前面的,但他也没有拖在最后面,而是居中坐镇指挥,此时,他也拔出了两把新一代的轮转手枪。
用手枪一击致命,舍弃繁复、冗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骑战,这就是乞塔德的建军思路。
当然了,他们虽然在日常主要训练在马上使用手枪,但用马刀进行骑战也是少不了的,何况由于采取了科学的训练方式,他们的骑战搏斗之术不会比从小练到大的哥萨克、马木留克差太多。
“扑.....”
“砰.....”
两军狠狠地撞在了一起,虽然都不会策马直接撞击对方,都会从对方可见的缝隙里穿过去,但在高度紧张的战场上,这样的情形时避免不了的,还是有少量战马撞倒了一起。
因为战场的空间只有这么多,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能从容穿插过去。
等帖赤那也钻到马木留克骑兵的中间时,他的眼前就异常空旷了,在刚才的穿击中,虽然马木留克骑兵全副武装,又来势汹汹,但在面对着两把能够运用自如的手枪,还是近在咫尺的手枪时,也是徒呼奈何。
你使用马刀、长枪等冷兵器的能耐再高,也抵挡不了手枪!
帖赤那带着亲兵有些意兴阑珊地跟着前面的特鲁琴骑兵奔驰着,碰到落单的马木留克骑兵也用手枪给他来一下子,最多只花了不到二十分钟,他的第一旅就完全穿过了穆斯塔法的三千马木留克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