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乞塔德在动员迁徙时,李二娃是第一报名的,还准备要求到政治环境最差的卡夫巴斯。
卡夫巴斯,此时只是诺盖人一个小矿点,不过由于靠近扎波罗热,那里不但有诺盖人,还有大量由于不堪地主盘剥而逃过来的波兰、俄国农奴,更有迟迟不能入册的两地哥萨克。
不过乞塔德却知道这里不仅是后世乌克兰最大的高品位铁矿产地,还是有名的库兹巴斯-顿巴斯煤矿带的一部分,加上其东南部世界上最大的锰矿产地之一的尼科波尔,妥妥的天然煤钢复合体基地。
眼下煤炭资源最丰富的顿涅茨克占据在俄国人手里,不过卡夫巴斯的煤矿资源足够像特鲁琴王国这样的工业水平消耗了。
也就是说,一个卡夫巴斯基地的铁矿、煤矿、锰矿资源就能满足整个王国的需要还绰绰有余!
第聂伯河东岸之地眼下还不在乞塔德的计划中,但肯定在长远计划里,一旦彻底拿下整个下游之地,一个真正的强国崛起于欧洲东部那是肯定的。
不过,对于俄国人时下那可怜的技术水平来说,一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开始真正大规模开发这里,身处宝山而四顾茫然,乞塔德显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然了,俄国人的地盘实在太过辽阔,靠近莫斯科的图拉、梁赞一带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人家自然不会舍近求远。
如果将卡夫巴斯东面的扎波罗热也拿下来,那才是真正的帝国之基。
故此,卡夫巴斯在乞塔德的大计中地位十分重要,甚至超过了敖德萨和赫尔松、塞瓦斯托波尔。
卡夫巴斯附近是一处方圆约莫上千平方公里连绵不断的丘陵,下面全部是优质的高品位铁矿,而在丘陵地带周围则是广袤的黑土地平原,因古列茨河、萨克萨甘河在丘陵的中心汇合,诺盖人的小采矿点就在汇合处附近,也就是后世卡夫巴斯市的一部分。
小主,
而丘陵以外的大平原上则零零星星散布着诺盖人、哥萨克的农田和牧场。
在最靠近采矿点的平原上,后世利沃夫(非乌克兰那个有名的利沃夫)所在,就是一个诺盖人、哥萨克的聚集点。
他们在这里盖起了村落,村落用土墙包围着,里面则是一栋栋木屋,大部分是诺盖人,约莫一百五十户,还有十多户来自乌克兰的哥萨克,十多户来自俄国的哥萨克。
诺盖人信奉的是伊教,哥萨克信奉的则是东正教,部分波兰哥萨克则是天主教,在一般情况下这些人显然是不会凑到一起的。
他们能够聚在一起成为村落,原因只有一个:贫困加上战乱。
诺盖人自然是因为战乱,但哥萨克显然是因为贫困。
按照特鲁琴政务院的规划,对于已经成形的诺盖人村落,若是人口超过了两百户,就会加进去十户汉人农户、十户叶迪库勒诺盖农户。
如果村落不足两百户,则补足不足的汉人、叶迪库勒农户——这几年,在渥巴锡的影响下,叶迪库勒部不少牧户成了真正的农户。
但最忠心于万渥巴锡的显然是以前作为江奈尔家族的奴户,他们虽然是突厥人,但显然施行了蒙古人的那一套,名义上是奴户,实际上却好像科尔沁(善骑射者)、喀喇沁(守卫者)之于黄金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