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年的一月份,三艘武装商船航行在爱琴海南端的克里特海上,居中的那艘稍大一些的商船赫然是“奔放的郁金香号”!
自从加入到广州的通商贸易以来,特鲁琴的不锈钢制品、火柴也受到了清人的欢迎,这也是特鲁琴人与大清签订的秘密协议中唯一涉及的输入产品。
但特鲁琴人无须向大清支付白银,而是用茶叶来交换。
欧洲人中,获得这项贸易份额的商家并不多,除了特鲁琴自己的国营远洋贸易公司,加西亚的“奔放的郁金香号”船队就是其中之一。
加西亚也不容易,特鲁琴国营公司已经使用了蒸汽动力,但他们为了掩藏行踪,还只能使用风帆船。
不过,由于路程实在太过遥远,无论是蒸汽船还是帆船,每年的贸易都只有一次,这对于加西亚来说多少是一些安慰。
一月份的地中海西南风盛行,到了爱琴海、克里特海更是如此,风帆船倒是可以顺风而行。
抵近克里特岛后,加西亚准备去岛上的海港干尼亚一趟,那里是岛上橄榄油的集散地,他准备装载一些运到叶伊斯克港。
然后乘着西南风北上,穿过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后就可以经黑海回到叶伊斯克港。
表面上,他们是一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注册的船队,实际上却是特鲁琴中央情报局下面的。
迄今为止,特鲁琴下面的产业虽然依旧以国营公司为主,但也出现了一些私营公司,船队也是其中之一。
由于特鲁琴王国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他们已经成为了横跨欧亚两洲的强国,悬挂着红底金龙特鲁琴旗帜的船队也越来越多,而敢于向他们下手的势力、海盗几乎没有了。
潜在的对手显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若是惹恼了其它国家,有极大的概率是不会受到惩罚的,但如果惹恼了特鲁琴,绝对会很快遭到报复,而且是暴风骤雨般的报复。
克里特岛,加西亚已经来过好几次了,每次都是到干尼亚停靠补给,这是一座有着几十万人口,伊教徒、基督教徒两分天下的岛屿,虽然奥斯曼人是这里的主人,但基督徒、犹太人依旧可以在这里生活、做事。
当然了,作为异教徒,你必须要缴纳比伊教徒更多的税赋。
在海上漂泊了半年时间,好不容易抵达一处海港,包括加西亚在内都在内心欢呼雀跃起来。
这种情形,也是乞塔德不敢随意开罪奥斯曼人的原因之一,正在埃及进行的如火如荼的独立战争他最终选择了在暗中协助,给秦吉斯提供了大量的燧发枪、火炮和弹药,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了。
于是,战争进行的很缓慢,看起来似乎要旷日持久,由于秦吉斯控制了广袤的乡下,并没有粮食缺乏之虞,故此依旧能支撑得住。
乞塔德需要一个独立的埃及,但不需要一个强大的埃及,目前这种状况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加西亚是亚美尼亚人,在上次特鲁琴与奥斯曼的战争结束后,亚美尼亚不仅复国了,而且还获得了卡尔斯和阿尔达汉两地,特鲁琴人又控制着巴统港,这样的话亚美尼亚人就能进出黑海了。
由于长期深处内陆,人多地少,亚美尼亚人也形成了善于经商的传统,时下,大量挂着特鲁琴旗帜的船队实际上都是亚美尼亚人的。
扶持亚美尼亚和基希纳乌公国是乞塔德在黑海地区采取的最有效策略之一,甚至还在直接占据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