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如果他利用一个师去攻击扎波罗热,肯定是一时半会儿拿不下来的,那么彼得三世或者明尼希就会认为他们只要在罗斯托夫与我军僵持住,一旦获得胜利,就可以回师扎波罗热”
“何况,届时乌巴什那一万部族骑兵也能布置在扎波罗热附近,渥巴锡更没有可能快速攻克之”
“我倒是认为既然我国机动力远强于俄军,布置好后,火力优势又很大,俄军主力也被我军吸引到了罗斯托夫,不如将渥巴锡的三个师分开来使用”
“一个师继续留在梅利托波尔,打着渥巴锡的旗号按兵不动,另外两个师则利用第聂伯河依旧封冻的机会快速过河,然后从我国位于第聂伯河中游、隶属于卡夫巴斯省的克列缅丘格港口再次渡过第聂伯河”
“届时,如果河流已经解冻,则可以利用船只渡过去,若是依旧封冻那就更好了”
“此时,俄军主力已经抵达罗斯托夫,剩余的地方军都龟缩在一个个城堡里,只剩下乌巴什.纳扎诺夫一万部族骑兵作为机动力量”
“俄国人对于境内的部族看管的还是十分严格的,一般来说,是不允许他们进入划定范围之外的地方的”
“比如纳扎诺夫就只能在顿涅茨克大草原,往北则是沃罗涅什大平原,肯定是不会让他们过去放牧的,往西则是波尔塔瓦省和哈尔科夫省,他们最多只能进入其百余里的地方,再远就越界了”
“克列缅丘格远离乌巴什骑兵抵达的最远处,从那里过河,若是能在晚上秘密行动,还是会神不知鬼不觉的,为了这次大战,我国也让士兵们准备了一套俄国农夫和哥萨克的衣服”
“届时穿着他们的衣服大大方方进入波尔塔瓦和哈尔科夫,然后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进,分别抵近波尔塔瓦城和哈尔科夫城,同样将其围起来”
“此时,彼得三世或者明尼希就面临最为艰难的抉择”
“眼下的农奴兵已经是沃罗涅什大区的全部了,他们不可能再动员更多的力量尽快南下了,就算动员了也是老弱病残,并到了至少一个月以后才行”
“他们倒是可以动员切尔尼戈夫的农奴兵,因为挨着此地的波洛茨克公国一向与俄国交好,不用驻扎太多的兵力防御,但那里的兵力精锐都被苏沃洛夫带走了,能抵达波尔塔瓦的都是老弱病残,也不足为虑”
(波洛茨克,白俄罗斯)
“于是,作为彼得三世或者明尼希来说,大军好不容易抵达了罗斯托夫,岂有一再分兵去波尔塔瓦、哈尔科夫的?”
“最佳的选择就是马上全力进攻我们,因为围住波尔塔瓦和哈尔科夫都只有一个师,不会那么快拿下的,这样的话就正中我们下怀”
“等渥巴锡的那两个师就位后,渥巴锡自己就亲率第一师快速抵达扎波罗热,自然是如法炮制”
“此时,乌巴什就尴尬了,若是他发现了渥巴锡师的行踪,渥巴锡倒是可以停下来与他大战一番,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彼得三世让其分兵三路去协助扎波罗热、波尔塔瓦、哈尔科夫的防御,渥巴锡更是得心应手,何况,他手下是一万骑兵,不可能全部聚在一起监视着渥巴锡,只能分散在以顿涅茨克为中心的大草原各处,只有全部将情况弄清楚后才会向彼得三世请示”
“那样一来,最终的结果多半是渥巴锡已经进抵扎波罗热城下了他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