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仍在继续,对于如何应对俄国人、普鲁士的反扑以及促动奥地利人继续准备对奥斯曼的战争上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最后乞塔德突然问道:“基辅老城现在有多少人?”
在座的除了沈慕华因为是总理大臣,掌管着管理户籍的内务部可能知道外,其他人就不可能知晓了。
只见沈慕华嗫嚅了一下,“陛下,具体数字微臣也不清楚,要不将基辅市长叫过来说一下”
“算了”,乞塔德摆摆手,不过看得出来他明显有些不满。
“陛下”
此时坐在他侧后方原本正在奋笔疾书记着东西的张恨雪突然说道。
“你知道?”
“陛下,原本也是不知道的,这几日在开会的间隙我去了阿拉坦宫的图书馆,发现那里有乌克兰公国时代的账册,里面就有最近一百年西乌克兰的人口状况”
“里面就有基辅的,其中自然没有将农奴的数量登记上,只记载了贵族、自由民以及在册哥萨克的数量”
“记录时间是从一百年前开始的,当时在册哥萨克的数量被波兰人控制在百分之五左右,这才导致了哥萨克大起义”
“赫梅利尼茨基时代,在册数目迅速增长到两成左右,显然,赫梅利尼茨基虽然打着解放所有哥萨克的名义起义,但在他成事后却依旧保留了大量农奴”
“俄国人接受后又对比例进行了调整,削减到一成左右,剩下的都是农奴,乌克兰公国时代,此时我国已经介入,并形成了以扎武斯基为首的、针对俄国的巴尔联盟,为了应对俄国人的战争,比例又迅速增加到三成”
“由于七成人口要供养三成的,三成就是极限了”
“整个乌克兰的人除了贵族,便是哥萨克和农奴了,这里的人多半是波兰人、立陶宛人、白俄罗斯人与当地游牧部族的混血后代,时间一长,他们自称乌克兰人,但依旧是以农奴制为主的地方”
“在俄国和乌克兰,只有平民和贵族才有资格进入城里居住,所谓平民,其中一半是落魄的贵族子弟,一般则是在册哥萨克”
“其中的贵族子弟便大量成为了城市的文官,而在册哥萨克则成了城市的守卫力量”
“按照扎武斯基时代的记载,这里的在册哥萨克数量约莫五千人,贵族出身的平民子弟数量相当,这就是一万人,加上他们都有三个左右的奴仆,这座城市大约有三万多人,这多出来就是贵族及其奴仆了”
“苏沃洛夫攻占此城时,大部分哥萨克战死,奴仆则被苏沃洛夫分给了他的士兵,实际上新的在册哥萨克数量与之前差不多”
“我国接手后,废除奴籍,这些人无论是什么出身都成了市民,加上我国新进来的文官、治安队伍及其家属,总数应该在三万五千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