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布置到首层甲板后,让其看起来有些类似后世十九世纪末期的欧洲各国海军,在首层甲板上堆满了各种装置的那种战舰。
每门火炮躲在厚达二十公分的旋转炮台里。
很显然,来到1777年后,特鲁琴海军的发展思路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样的战舰不但还是对付蒸汽战舰刚刚面世不久,还是以风帆战舰为主的各国海军战舰的利器,也是对陆打击的可怕火力平台。
以前那种缩在中层甲板以下,以对敌战舰打击为主的做法一去不复返了。
还是四艘巴图鲁,长、宽、高分别为60米、12米、8米,吃水深度为四米,火炮同样转移到首层甲板上,数量也由以前的十七门缩减到十四门,与博格达相比,除了没有百斤重的重型加农炮,其它火炮都有相应配置。
腾吉斯的长度则增加到100米,赛音号也增加到40米,腾吉斯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五千吨,装载量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二者同样在首层甲板布置了六门十二厘米火炮,也有一定的战斗力。
时间发展到这一年时,特鲁琴对每个军的编制也做了调整,每个师中有两个旅是完全的步兵,只有一个旅是骑兵,这样的话加起来还是有一个师的骑兵可用。
于是,二十艘随行的普通木制腾吉斯就能轻轻松松将一个军的士兵装载下来了。
弹药、粮食等军用物资则装载在四艘新的铁制腾吉斯上。
军舰所用的蒸汽机也有以前的特鲁琴-1765型进化到现在的特鲁琴-1775型,马力也增加了一些,比如博格达号已经由以前的特鲁琴-1765-1500迭代到现在的特鲁琴-1775-2000型,但煤耗、水耗却与以前差不多。
与之前一样,第三舰队携带的淡水(一半通过冷凝)、煤炭、粮食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可以一次性航行四十五天,大约两万七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修时间却延长到三个月,也就是说,第三舰队经过一次长途奔袭作战结束后才进入大修时间。
当三十多艘船只驶离敖德萨港时,整个港口的上空都是黑烟滚滚。
刚刚离开敖德萨,扎哈台就在博格达号上召集渥巴锡、邓权等人开会再次确认作战计划。
渥巴锡军有三个师,第一师师长是来自土尔扈特嫡系部落、克烈特氏、乞塔德/渥巴锡兄弟的堂弟阿萨尔;
第二师师长是乞塔德妹夫、原哈萨克小玉兹第一勇士雅曼卡拉的弟弟巴特尔;
第三师师长则是来自渥巴锡入赘的那个叶迪库勒诺盖部的阿米尔,从渥巴锡亲卫升上来的,曾参加过特鲁琴诺盖之战。
包括渥巴锡在内,这四人都是三十五岁左右。
按照特鲁琴规制,每个军下面设有一个亲卫营,渥巴锡这个亲卫营营长就是他的继子、他的夫人江奈尔与前叶迪库勒大汗所生的儿子,今年二十五岁,本来也是有诺盖名字的,不过眼下被渥巴锡改为沃思静。
渥巴锡这个军有参谋长,却是那几个武戏子后代张家的子弟,张恨雪的堂兄张慕巡,张慕巡曾经担任过旅长,那之后就一直在参谋长的位置上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