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萨缪尔.胡德与德格拉斯的对决终于分出了胜负。
终究是英国人在海战上技高一筹,不过也是惨胜,两个月下来,双方的战列舰都损失了一半,由于英国人参战的军舰只有十六艘,而法国人是二十四艘,实际上还是法国人的损失大一些。
得到特鲁琴人公开与法国决裂,并派军舰进入皮萨切克湾击毁了美国总司令华盛顿的船只,让美法联军的五个旅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法国人只得仰天长叹。
他们一方面坚定了加入反特同盟的决心,一方面也放弃了在北美洲与英国人争锋的不切实想法,将战列舰全部开回了法国本土。
至于美国方面,在失去五个主力旅以及德高望重的总司令后,也放弃了对纽约另外一支英军的围困,队伍分散到了各处,很显然,他们是不会承认失败的,而是想通过游击战的方式继续在北美大陆与英国人战斗。
而在英国方面,由于在北美与特鲁琴人结成了同盟,显然会被反特同盟毫不犹豫地赶了出去,因为英国在欧洲大陆与普鲁士的关系匪浅,也让本来坚定加入同盟的后者的态度开始摇摆起来了。
时下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年近七十,已经没有心劲儿在欧洲大陆争雄了,干脆也宣布退出同盟。
这样一来,同盟便只有俄国、奥地利、西班牙、法国四国了,这四国都与特鲁琴帝国领土接壤(法国与特鲁琴辖下的撒丁岛隔海相望),想要轻易退出肯定是不甘心的。
不过英国人还是很狡猾的,他虽然与特鲁琴结成了同盟,但公开宣布盟约只限定于美洲区域,至于欧洲区域,他宣称会保持“善意的中立”。
实际上,一旦与特鲁琴起了冲突,在陆地上能起作用的也就是上述四国,普鲁士想要攻击特鲁琴,必须越过波兰王国,而波兰王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由特鲁琴人一手扶持起来的。
而且,英国人还向特鲁琴人说明,承诺的阿拉巴马州会在北美战争彻底结束后再还给他们,很显然,他想将特鲁琴人在美洲的势力牢牢地拉在他们这一边。
当然了,对于时下在美洲地区拥有最多、最大殖民地的西班牙,双方显然是心照不宣。
不过,随着英国、普鲁士的退出,还是让反特同盟心有余悸,他们显然不会在现在马上对特鲁琴帝国展开激烈的行动,都在厉兵秣马,这倒是为特鲁琴创造了充足的准备时间。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四国人口加起来超过五千万,常备军也超过百万,表面实力还是在特鲁琴之上的,他们联合起来反对特鲁琴的态度并未变化。
不过对于像东西奥斯曼苏丹国这样的实力来说,随着英国这个在海面上的实力仅次于特鲁琴的大国反水,让其立时就缩了起来,两国纷纷派遣使者前往博格达城向乞塔德表示忠心。
而波斯帝国毕竟实际掌握大权的还是一个男人,一个经历过特鲁琴帝国崛起以及特、波两国长达十年友好关系的男人,虽然欧洲各国的撺掇让人动心,但是由于阿加汗的死去,让其掌控下的巴格达、赫拉特地区开始骚动起来。
与其出兵特鲁琴,不如先稳定国内再说,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而对于特鲁琴帝国来说,既然人家欧洲四国公开宣称结成同盟对付自己,那也不会客气了。
以前,特鲁琴在攻击塞维利亚时将被卡洛斯三世关在神奇岛地牢里的原托斯卡纳大公女大公的私生子、年近八十的保罗及其子卡巴罗放了出来,不过在后续的停战条约里乞塔德还是心软了。
他并没有趁势让保罗父子上位,取代卡洛斯三世成为托斯卡纳大公,但现在不同了,既然你明目张胆要对付我,我若是还隐忍不发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