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进行的很快,因为此时特鲁琴军已经控制了维斯瓦河,并让楚风带着铁甲舰队赶到了波罗的海,让腓特烈想要通过船只将军队运到东普鲁士的计划落空。
都面临着灭国之险,俄、普的代表显然都是带着满满的诚意来的。
很快,三国就达成了和平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俄国退还侵略的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领土,普鲁士退还侵占的波兰领土,并让出东波美拉尼亚,恢复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
第二,白俄罗斯独立,并保持永久中立。
第三,东波美拉尼亚首府格但斯克港周围方圆一千平方公里土地永久划归特鲁琴帝国。
第四,伏尔加河东岸支流萨马拉河以南的土地划归特鲁琴帝国,萨马拉河成了两国的在伏尔加河东岸的分界线,大致是萨马拉--布祖卢克--库梅尔陶一线,这让特鲁琴帝国的奥伦堡省在北边有了纵深。
第五,沙俄帝国、普鲁士王国各支付一千万特鲁琴银币的赔款,一年内付清。
而在奥地利,虽然在楚风运来的印度军团之前其特兰西瓦尼亚军团已经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联军击败,不过当印度军团抵达后,三方又联手攻入特兰西瓦尼亚,并将另外一半特兰西瓦尼亚军团完全歼灭。
奥地利人在得到俄国人、普鲁士人求和的消息后,赶紧也派人来到了基辅,而此时,法国人、西班牙人也来了。
最终,四方也达成了一项协议,核心是除了特鲁琴在托斯卡纳的存在,其它三方势力全部退出意大利半岛,那些大大小小的公国全部由当地贵族担任大公,并由教皇统一主持加冕礼。
另外,奥地利将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大公国,那里的主要居民都是罗马尼亚人,特鲁琴用这一招将罗马尼亚紧紧团结在自己的阵营里,因为罗马尼亚的上一次统一还要追溯到几百年前的斯特凡大公时代,不过统一的时间很短,旋起旋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奥地利人能够同意这一点,还得益于特鲁琴的恐吓。
此时,荷兰南部、后世的比利时隶属于哈布斯堡家族,依着时下特鲁琴海上强横的实力,将该地拿下来并不是难事,或者将其送给正与特鲁琴密切往来的荷兰人也可以。
权衡利弊之后,约瑟夫二世还是选择了比利时,而不是特兰西瓦尼亚,毕竟那里给他带来的收益更大,而且可以从西边来制衡各个选帝侯国。
此时,西班牙军队、法国军队在帕尔马公国的战火已经波及到教宗国以及一些接受教宗国保护的小公国,特鲁琴这一举措无形中大大增强了教皇在意大利半岛的影响力。
而西班牙军队、法国军队退出意大利半岛,也让教皇长舒了一口气,更是让其对特鲁琴人感激涕零——那些雇佣军兴奋起来管你是谁,没准将罗马洗劫了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