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是一个震撼最为恰当。
在占地面积约莫一百亩的苏丹图书馆浩如烟海的文档、卷宗里,他与方孝德等人还真的淘出了宝贝!
一副后世只有残本的“山水丝路图”!
当然了,后世那副长达几十米,被爱国商人花费巨资从海外购买回来的丝绸图卷只有大明以西直到鲁迷城(伊斯坦布尔)的部分,欧洲部分也被人为地裁掉了。
画卷的名字、主题、印章也皆不可见,根据专家的考证,认为是嘉靖年间的作品。
乞塔德后世也曾了解过此事,对于上面我大明竟然在安卡拉设置巡检司以及在大马士革设置兵器工坊自然不屑一顾,按照他的认知,大明的西部疆域最远不是到哈密的吗?
怎会在当时还颇为强盛的奥斯曼帝国领土设置巡检司、兵器工坊?
直到这个丝绸图奥斯曼临摹本的出现他才有所明白。
“皇明御极天下坤舆图”
“臣武英殿中书舍人陆治等十八人联袂制作”
欧洲部分他也见到了,主要是地中海的全貌,以及环地中海一些国家的地图,至于欧洲北部,一律以“蛮荒地带”名之。
如果只有这些他还有些不相信,还以为是哪个参与作画的画家事毕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又画了一幅,然后从商人手里流落到了海外,最后被苏丹收藏的。
直到庄之鹤拿出了一卷用羊皮纸制成的文档才恍然大悟。
文档是用突厥文写就,大意是:
明朝永历年间,大明的兵马不仅到达了西域,兵威还抵达了黑海、里海一带!
或许是历史上的蒙古人对他们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一个推翻了蒙古人建立的新国家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极度仰望的存在。
这还不算,文档里还详细地描述了郑和船队曾将抵达红海北岸,并在那里进行了朝觐,这说明郑和也是一个伊教徒。
郑和还在那里留下了三千人马,当时这三千人马击败了匆匆赶来的三万奥斯曼大军,估计也是铳炮必备,而当时的欧洲、奥斯曼的火器显然落后于大明。
不仅如此,郑和船队还绕过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然后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到地中海,沿途还打败了众多国家包括巴巴里海盗的海军,一时威震地中海,等他们抵达地中海的东端时,留下的那三千人马依然稳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