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临近黄昏时分,参赞大臣、皇帝孙女婿、今年才二十多岁的丹巴多尔济终于赶到了,跟随他的还有五十个索伦兵。
盟会就在策楞的大帐里召开了,与他预想的差不多,果然是为了追讨阿勒坦淖尔二旗而来的。
当二旗之人偷袭清军卡伦时,被一人走脱了,那人竟然一个人穿越了萨彦岭逃回了科布多!
清廷此时还是奖惩分明、令行禁止的,对于除了汉人之外的官员也是不论出身,大致一视同仁的,虽然是皇帝的孙女婿,但如果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走脱了两个旗的人口,那显然也是要论罪的。
丹巴显然不想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的驻地发生,便准备亲自带领七旗精锐旗丁沿着萨彦岭山道去追讨。
“每旗旗丁留下一半,剩余的全部出动,跟随本官前往巴尔瑙尔!”
七个旗,除了策楞所部,其余各旗的丁口都在五百户以下,按照平均三百户计,那就是一百五十人,七个旗也即千余旗丁,难道丹巴就想带着这千人到俄国人的领地讨回那二旗的人口?
似乎看到了众人的为难情绪,丹巴努力挤出了笑脸。
“诸位莫要惊慌,巴尔瑙尔属于俄国人的鄂木斯克总督辖区,鄂木斯克自然驻有大量罗刹兵,但巴尔瑙尔附近据说只有一个营,也就是三百人左右,还有遮护整个阿克套山附近方圆几百里的地方”
“留在巴尔瑙尔城附近的肯定不会超过一百人”
“此时萨彦岭外面也是天寒地冻,雪层的厚度超过一尺,就算鄂木斯克的俄军想要赶来也至少需要十日的时间”
“我军出其不意,出萨彦岭,突然来到巴尔瑙尔大草原上,俄国人肯定反应不过来,只要拿下巴尔瑙尔的首脑人物,就可以让那两个旗的人口返回萨彦岭”
“你们会后立即召集旗丁,山道遇到的第一个瀑布正好在山中,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一半路程可以骑马,接下来就只能步行了,但也省事不少”
阿克套山,后世俄罗斯西伯利亚最大的煤矿区库兹涅茨克附近的大山名字,俄国人称呼其为库兹涅茨山,但蒙古人还是称呼其为阿克套山。
丹巴见策楞低着头没有说话,便看向其他人。
“诸位还有什么意见,若是没有,请立即返回驻地召集旗丁,五日之内赶到丘亚河的山口”
丘亚河的山口,此时叫做“哈图乌里雅苏台”,设有八旗卡伦,驻有三十名八旗兵。
“大人”
众人都是沉默不语,就在丹巴以为大事已定时,一个人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