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三才楼》

“这是何故?门主快快请请,你的位置不比我们低,无需这种大礼,有事即说就好。”

为首的长老疑虑道,“门内再大的事,门主都可以一人独断,要不然,我们不会培养你二十年呐,快快请起。”

“秉陈长老,弟子有失门主之责,今日前来请辞门主之位。”

一句话说得众位白翁面面相觑。

“怎么了这是?”

莫长老把身子一偏。

“嘿,又一位请辞的门主。”

“哎呀,御虚,御虚,都想自由自在,御虚飞升,得个清净之身呐……”

为首的一声不吭,直勾勾地看着门主,等他自己说来。

“各位长老,自弟子入门以来,深蒙两位前任门主栽培之恩,厚得先长老及诸位长老备至关怀,弟子莫不日夜感念,时时自省其过,自愧受门主以来,上下一心,同济四方,弟子不敢稍有懈怠。而今,弟子却顾及个人颜面,不念大局之重,对有损我门利益,有辱我门清誉的门内弟子姑息纵容,致使等闲帮渭水分舵舵主被害,四海楼大名府副主事遇难,御虚门扬州府二十条货船丢失,朝廷运往高丽的货物一半被北虏截去。适才,七星阁阁主风灵也被来犯之敌打伤,目前双目还在观察之中,另外,‘九部玄帐’已经打入我御虚门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半年之内,门主除了前往大漠之北草原之地探查契丹属国,还要查明御虚门最近的几件玄案,因为设立门内高位之人,他便没透消息,只带着火行堂一堂去受理此事,如今真相大白,证据确凿,他才来此谢罪。

“你说是门内弟子?”

陈长老略略笑了。

说罢一旁长老,眉眼一转,两目滚圆,气得拍下蒲团怒道:“混账!是谁做出如此叛逆之事,简直胆大妄为,门主尽管说出来。”

一个“混账”把最边上的童长老惊醒了,“哎呀吓我一跳!王兄,你的声音都钻到我梦里去了,哎呀,吓死我了……”

童长老赶紧拍拍胸口,缓缓气。

百年来,上到军国大事,下到江湖恩怨,门外经营,门内选举,这天生不感兴趣的童长老,可见识的太多了,他虽然七十岁了,可还是处于七岁时的天真状态。门主刚才的话,他是一句没听见,却被那位发火的长老惊醒了。

“什么情况?哎,你小子怎么跪下了?赶紧起来说话,要不我也陪你跪着。”

说着童长老双膝跪在了蒲团上。

“师弟不要胡闹,正说大事呢!注意言辞!”

临近一长老皱个眉头回了句,“门内出了叛逆,不光你要反省,我等也要好好反省,否则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这门规大矩一日不可松懈,当年我作门主时……”

“吴长老……”

不等他说完那莫长老就截道:“先别反省自罚啊的,还没到这时候呢,听门主把话说完。”

那吴长老将一转脸,“生者生万物,克者成万物。规矩没执行,下面就出事,我说得有错吗?”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陈长老说罢一句,大家瞬间安静。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纪。’”

陈长老一段话说得众人都打起座来,不见了刚才的情形。

陈长老继续道:“修道之人,不可一日不省察己身啊,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等刚刚出关,便如此状貌,其于心可有愧?”

“道兄此话,令人惭愧。”

距离童长老最远的一位才说话,说罢朝闭上了眼睛。

“诸位,还是听门主把话说完吧,我等是化外,可也掌着御虚门不小的权力,如果真要什么都不管,那就舍干净了位置再来谈修道之事。”

那吴王二长老在出关前就跟诸位有不同意见,他俩不同意把权力全部让出去,陈长老也不同意,然而各自却有不同目的。

“门主且说吧!”

王长老又提了嗓音。

门主面上不表,可心内波澜明镜一般。

然而,他今日不得不亲自前来述职,为了军国大计,为了御虚一门,他也不想再姑息下去。

“现查出三才楼右使兼水行堂堂主王滨良,堂下漕部馆事郑有均,金行堂商部馆事洛一贵,土行堂工部馆事江奇海,勾结朝廷京东东道转运使张方锦及契丹九部玄帐,叛逆祸国,现已证据确凿,请诸位长老决断。”

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