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来说:“具体的,奴婢也说不好,可能是一种感觉,冯校尉为人狂放,对人却是极好,尤其是对军中最普通士兵,从来一视同仁,对其他官员,虽然称兄道弟,却交往淡的很,可是对商贾,对辅兵,对奴婢这样的下贱之人,都很尊重;谢校尉更是如此,他对官员,从来都是公事公办,几乎没有其他来往,但他对普通百姓,却是极为仁慈,可以说是尽力而为了,他曾不止一次说过,要想办法解决老百姓吃不饱饭的事,奴婢问过冯校尉,他说,谢校尉有办法的,只是需要时间,需要地方,还需要什么‘与之相匹配的权责’,奴婢听不懂这句话,冯校尉也没有解释,他告诉奴婢,当个大官,烦心事太多,没办法专心做实事,不如挂个小官职,做个富家翁,没事就约狐朋狗友饮宴耍乐,要是有机会,再调戏一下良家小妹,就完美了。”
“放肆!”武媚觉得王福来越说越离谱,出言喝止。
李治却不以为然地道:“媚娘毋恼,冯校尉说的正是昔日晋之名士所为,他们出身于此,自诩‘名士风流’,有此说法不足为奇。”转过来对王福来道:“那他们可有说过自己的想法?”
王福来道:“冯校尉说过,给我一块地,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我给天下一个惊喜!只是那是他喝酒以后说的,不知道做不做数;谢校尉不曾明确说过,却说自己,当不得将军,做不了大官,校尉就很好,要有机会,弄个‘乡长’干就行了,可什么是‘乡长’,奴婢却不知道了。”
李治微微一笑,心说:“一乡之地,曰‘乡长’,倒也恰当。”
“还有什么别的吗?”李治无意多说,直接又问。
“还有一样,奴婢最为佩服,就是他们两位的挣钱本事。”王福来道。
李治对此也颇有兴趣,问道:“此话怎讲?”
王福来道:“听辅兵们说,原先军中穷的连饭也吃不饱,后来是谢岩变卖一个什么宝石换了钱,然后用这些钱财,购买粮食兵甲,重新操练军卒,最后拿下‘安胜关’,其中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军中没有钱粮了,必须抢夺敌人的,他们成功以后,就发了财,然而,他们把大部分钱财分给军卒,自回‘长安’后,他们又是酿酒又是弄炭炉的,那都是在辽东就有的东西,也不知道,怎么就能那么挣钱?回‘长安’一路,带商贾、包括禁兵,都要交什么‘伙食费’,就是吃饭的钱,可奇了怪了,没有人不愿意交,路上还搞了一个什么‘普查’,随军商贾更是趋之若鹜,听说发现了一个磁铁矿,后来还有什么奴婢忘了,总之就是,全都发了财。”
“有点意思。”李治笑了笑,道:“还有了吗?”
王福来道:“禀陛下,没有了,奴婢就知道这么多。”
李治说:“你说的这些,很好,朕很满意。”
王福来大喜,急忙跪下道:“奴婢谢陛下夸赞。”
“陛下可是说过,要赏的喔。”武媚见李治甚是开心,自然不会错过提拔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