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赌的是正确的,巡逻队还真就不敢将他们全部射杀,怎么说那也是朝廷官员的。
双方一个进一个退,其实都在避免着正式冲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约三百步左右时,又有两个五人巡逻小队抵达,由于人数占优,巡逻队方面不再后退,收起手弩,组成人墙挡住了官员去路。
就在双方形成对峙状态的时候,高远自学堂内缓缓走了出来。
冯宝以搞实验为名,将房元昭他们留在学堂里,成天带着他们弄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什么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落地;又比如一个石子从树上落下时速度很快,可当把石子拴在一块伞的布下面时,速度就会慢很多……
冯宝还结合这些实验讲了一些非常值得思考的内容,例如,把石子换成人,而伞状的布换成更加结实的材料后,那么人从高处落下的时候,很大可能会安全落地,不会出现摔伤的结果。
房元昭他们对此那是太感兴趣了,一群年青人,整个假期都在琢磨着,使用怎样的材料,以及做成什么形状的伞才能够让人从天上落下,而不摔伤。
高远对这些也极是好奇,所以时不时过来看看,不想今日却遇上了这档子事。
“老夫学堂督查高远,汝为何人,因何擅进学堂。”高远走到绿袍官员近前问道。
高远任职学堂督查,那是朝中人人皆知的事,且从其资历和品级来看,已经是朝中高官。
“下官来自‘大理寺’,奉命来缉拿人犯。”绿袍官员行礼恭声言道。
“此为学堂,只有学生,何来人犯?”高远淡淡地道:“本官主持学堂内部事务,外部事务历来由谢县男处理,汝自找他去吧。”说完,径自返身走了。
对于朝廷里发生的一切,高远多少还是知道一点,加之谢岩曾经告诉过他:“若有朝中事牵连到学堂,一切推给我便是。”
正因为如此,高远毫无负担地将事情推到谢岩那里,他相信,谢岩多半会有办法解决。
实际上,谢岩也没有好办法,他只是拿住一条,“皇家卫岗学堂”乃是陛下亲封,里面的学生也都是天子门生,没有圣旨,想进学堂抓人,绝无可能!
绿袍官员实在没办法,最后只能悻悻离去,反正他知道,皇帝要求查案的圣旨被上官带进“洛阳”,大不了回程的时候再来一趟而已。
绿袍官员离走,谢岩马上命王三狗带两个人进城,只要发现“长安”来的那支军队有离开迹象,立刻回来禀报,同时又亲自去找冯宝,让他这段时间住到学堂里去,牢牢地看住房元昭他们,千万不能让他们离开学堂。
做好一切安排之后,余下的就只有静观其变。
六天后,“长安”来的军队离开“洛阳”,他们还没出城,谢岩即得到消息,并做出了一些安排。
此次带队来“洛阳”抓人的是“大理寺丞”卢捷,此人对于自己属下前几日在“卫岗乡”碰了钉子一事,倒也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等自己携圣旨而去,一切将迎刃而解。
“卫岗乡”繁华依旧,从表面来看,一切如常。
然而,当卢捷派去官衙通报的人回来禀报说:“谢县男今日率巡逻队在学堂进行安全演习”的时候,他意识到,事情恐怕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卢捷考虑了一下,决定派人去学堂先行通报,自己带着大队人马以及数十辆囚车继续缓缓向学堂而去。
沿官道,自接近学堂始,卢捷便可以看到成队的类似士兵的人,在官道北面整队,他很清楚,这是“卫岗乡巡逻队”,但实际是“潼关”驻军一部,是真正的大唐正规军。
与此同时,卢捷还看到多个骑兵小队在缓慢游弋,似乎在进行警戒。他认得出来,那全副武装的骑兵装束,除了“羽林左卫”,大唐再没有第二支军队如此装备了。
造价高昂的新材料制成甲胄以及横刀、触目可见的新式强弩,加上马匹身上覆盖着看似皮甲,实则与网甲相同材料的护具,武装这么一个骑兵,至少需要四百贯,哪怕如今日之盛世大唐也装备不起更多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