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路斯听懂了,程务忠的建议实际上是利用大唐的赫赫军威来逼迫“吐火罗”不要轻易做出选择,哪怕在己方军事不顺利的情况下也不至于倒向“大食人”。应当说,此建议究竟能有多大效果并不好说,但至少会让“吐火罗”有顾忌,那是一定的。
“殿下,本将以为,程将军的提议非常不错,值得一试。”塔尔里向卑路斯行礼言道。
“将军所言极是。”卑路斯决定不再多想,当机立断地道:“就按林大夫提出的方略,同时烦劳林大夫派人去向大唐求助一臂之力。”
伴随着卑路斯一声令下,整个“波斯萨珊国”高速运转起来,军队开始集结,所有百姓开始后撤……总之,但凡能够带走的,全部带走。
妇孺、老人、普通文官携带财产、牲畜、物资前往“吐火罗”境内;卑路斯和王公贵族们则带领青壮男子负责将粮食运到山里掩藏好,并由五千步卒担任护卫;而全部六千骑兵,加上四千有过作战经验的精锐步卒,由塔尔里统率,布置于大山正前方百里一线,摆出一番决战的架势,至于“大唐军官使节团”成员,分成三组,分别配置在军中、卑路斯身边以及退到“吐火罗”的百姓当中。
小主,
所以如此安排,那是林运他们精心设计的,妇孺、财产进入“吐火罗”,可以安前方将士的心,同时,因为没有军队和青壮男子,“吐火罗”不大敢起异心,毕竟对于国力不强的“吐火罗”来说,必须要考虑到,真要是敢起“坏心思”,那将会招来惨烈的报复,那将是他们难以承受的,除非“大食人”彻底击败“波斯”军队。
全军统帅塔尔里,派出数百斥堠前去探查“大食军队”动向和详情,无论如何也要在撤离行动完成前,将敌军拖住,这是整个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毕竟敌军势大,有足够兵力分头并进。
时逢九月,刘定远和程务忠二人遗憾地告别即将发生大战的“波斯”,骑上快马,东行回国,找寻正在“葱山道”一线用兵的大唐军队。派他们两个人去,那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在弄不清楚大将军是谁的情况下,顶着“将门之后”名号的他们,好歹更方便一些。
炎炎夏日的行军那是极为艰苦的,尤其在一望无际,毫无遮拦的戈壁大漠之上,那份炙热是对军人意志极限的考验。只不过,对于冯宝来说,却是没有这种选项。
历来闲散惯了的冯宝,自四月离开“长安”,五月抵达“玉门关”,然后就以各种理由赖在那里不走了。
“玉门关”守将拿这支队伍完全没有办法,他们是奉诏押运粮草,可皇帝并没有给出期限,且队伍当中不仅有皇后娘娘的亲侄子担任副使,还有宫中总管宦官随行,这些“大人物”都不干涉,旁人更加不会多事。
直到进入八月,眼看秋季来临,冯宝终于召集自己麾下所有将领以及房元昭、许恢等随军人员一起,布置继续行军事宜——
“王决,刘大山,操练新兵进行的如何?”冯宝先问了一个自己关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