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同窗(三)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1651 字 4天前

萧越、石子几乎同时站起来道:“吾也去。”

另外三人也纷纷表示:“同去。”

于是,一起进得“谪仙馆”的几个人,又一道离开,在伙计引领下,快步前往有争议的那一条街。

在去的途中,王禄有问过带路伙计:“可知道争议缘由?”

伙计道:“学子说的,小的听不懂,只知道和学问有关。”

既然和学问有关,那就没有危险,王禄他们倒也放心许多。

刚走到那条街上,就见许多人围在一起,由于人多、声音杂乱,故是既看不见也听不清人群里面的情况。

“劳烦让一让。”王禄一面往人群里挤,一面口中说着。

费了很大的力气,王禄、石子、萧越三个人先挤进了人群当中。

果不其然,五名身穿“皇家学堂”校服的学生正和另外几个人面对面站着,且正在说着什么……

“他们在说什么?”王禄算是看出来了,这些学子们好像是在争论学问上的事情,只是他也听不懂,只好低声问身边的石子。

“是《论语》,他们在辩论其中一事。”石子回道。

王禄闻言立刻打消了上去“过问”的想法,他知道,以自己的那点墨水,凑过去只能是惹人增笑,不如旁观更好。

此时,王禧他们也终于挤了进来,听上片刻后,王禧上前一步,趁着双方说话间隙,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话中‘六十而顺’方为正解,非‘六十而耳顺’也。”说完,他向那些不认识的学子们行礼而道:“‘皇家卫岗学堂’王禧见过诸位。”

不管有多大意见,学子们礼数还是很周到,见状一齐回礼言道,只是人多,也不大能够对得上人和名字。

“既然汝也是来自‘卫岗学堂’,请问,书中记载‘六十而耳顺’怎可能有错?”有学子当即问道。

王禧道:“六十而耳顺,所指乃是听得进去旁人之言,无论旁人所言如何,皆可听得耳顺,乃有心胸宽阔之意;然子又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由知天命而畏天命,当有顺从天命之意,故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方才符合先贤本意,且观先贤一生行事,莫不如此,所谓六十而耳顺,某以为,多属抄录之笔误,非原意尔。”

王禧一番话,指出了《论语》这段内容在后世记载中可能出现笔误的原委,又说明了为什么自己会如此认为,且引用了孔子的话为佐证,可谓极其难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