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第三百二十三 选择(四)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1711 字 13天前

杨刺史按官场礼仪,将他们一行迎入正厅之内,并且言道:“本州贫苦,又逢天灾,只能以清水代客,还请诸位海涵。”

冯宝道:“刺史言重了,吾等前来,只为询问些事情,别无他意。”

杨刺史微微笑道:“冯县男还在为城外之民操心?”

“恕我直言,城外之民虽不是我华夏一族,然他们却在大唐治下,吾以为施以救济,亦应理所当然。”

“县男心系百姓,老夫钦佩的紧,然城中粮食紧缺,并无多余,试问,当如何救助?”杨刺史反问道。

冯宝不答,却问道:“救济灾民之粮食,想来定是府库存粮,不知城里商贾或百姓家中,可有粮食否?”

杨刺史闻言眉头一皱,深深地看了一眼冯宝,接着道:“百姓之余粮乃是自家度日之需;至于商贾,他们能够不隐藏粮食,依旧能够按灾前价格出售,已是难得,难道说,县男欲征用这些粮食不成?”

冯宝摇首而道:“非也!强行征用百姓粮食,非到万不得已之际,断然不可行,吾还不至作此想。”

“那县男意下如何?”杨刺史不解地问。

冯宝道:“只要刺史不反对,吾当自有办法让百姓和商贾将余粮献出,只要再坚持月余,相信朝廷救济的粮食可以运到,届时可解困局。”

“哦,不知县男用何方法呢?”杨刺史很是好奇地说道。

冯宝道:“百姓余粮,可高价购之;商贾存粮,吾当以利换之,到了收获时节,相信一切都会解决。”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很清楚的告诉厅里所有人——用利益交换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粮食。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更是指明一件事——若是旱灾、虫灾一类的灾害,那是无论什么利益都换不来粮食,可是地动就不同了,一般而言,损失最大的是人员、房屋等,对地里的庄稼来说,损失有限,只要撑过月余,也就快到收获时节,收上来的粮食不会少太多,到时候粮食也就不是问题了。

“哎呀呀,老夫怎就忘了此事?”杨刺史一脸懊恼地道:“地里的粮食不可能绝收,有没有朝廷救济都能熬过去,如此是老夫疏忽了。”说着,忽然起身向冯宝深深鞠了一躬,又道:“多谢县男提醒,否则老夫罪过大矣!”

冯宝也站起来,还礼言道:“吾也是昨夜刚刚想到,刺史不必言谢,只要刺史同意,吾立刻安排人去办理。”

“哪能让县男费心,此事理当由本府之人出面处置。”杨刺史接着对在座三人道:“诸位请稍等片刻,容老夫且去安排一下。”

“请便。”三人同时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