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五)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1650 字 4天前

“皇后所言极是。”杨老夫人应道。

“有一事,陛下曾有言及,吾以为,或可由母亲寻机处置。”

“但说无妨。”

武皇后缓缓言道:“冯卿家欲娶之女子,乃胡人,朝廷虽无律例,然不得不虑,昔‘卫岗乡’有女子入籍杨氏,今可效仿。”

“皇后,那冯侯所思所想时异于常人,贸然行事,恐非上佳。”杨老夫人多少听说过冯宝的作为,是以道出心中忧虑。

“母亲所思,颇有些道理,既如此,暂放一旁,待有良策,再行不迟。”武皇后想想杨老夫人的话还是很对。不管怎么说,好心办成坏事,那就不美了。

武皇后主动过问狄萱萱“胡人”身份一事,那当然是带有“招揽冯宝”的意味,可还有一个人,也在这件事情上,看到了机会。

王德俭,在“中书舍人”位子上坐了三年,虽然通过投靠武皇后等一系列操作,得以安稳做官,但毕竟官职低微,影响力也太小,所以屡次升迁机会皆与其无缘。故而很是忧虑,无论如何,总在一个位子上坐着,早晚都会被人给挤下去。

前些日子,“工部”腾出一个“员外郎”官职,那可是真正实权,且油水丰厚,只是朝廷一直没有任命。

王德俭托人打听后知道,“中书令”李义府私下打了招呼,因此一直空着。他哪能不知道,那是李义府待价而沽之意。

王德俭可没有那么多钱财,因此只能望而兴叹。不过,这一次谢、冯变故,他感觉到机会来了。

李义府眼下困境,朝堂内外很多人都知道,也都清楚,在弹劾增多,加上新晋宰相杜正伦和上官仪不遗余力地游说下,皇帝已渐渐没了“维护”之意,换而言之,其被贬官,大势渐成,只缺少一个契机罢了。

王德俭和李义府本不对付,心里那也是乐见其倒霉。

然而,通过今日朝会,王德俭忽然发现,李义府在谢、冯变故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上,又一次准确把握住皇帝心意,而且,随着冯宝很快回归,那便意味着李义府将多了一个强力盟友。

李义府与冯宝之间,到底是怎样关系,旁人无法得知,但朝中大臣都知道,“马车作坊”是李家产业,背后如无冯宝支持,绝无可能。

因此,在王德俭想来,李义府为了自己前程,日后必定会求助于冯宝,那么,向其示好,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当然是最好方式。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利益从来都是用于交换的!精擅投机之道的王德俭,认为自己应该出手了。

小主,

当晚,李义府堪堪用过晚膳,正欲进书房阅看文书,却有府内仆役来报:“中书王舍人求见,其称‘为冯侯而来’。”

李义府跟王德俭,本质上是同一类人,所以一直颇有提防,这也是其坐上宰相位置后,始终不愿意提携昔日好友的根本原因。

今见王德俭主动登门,大为疑惑,然其提及“冯侯”,着实让李义府有些意外,考虑到当下现实处境,最终还是答应见上一面。

书房里,两位“好友”,极为热情且充满虚情假意的寒暄之后,王德俭终是道出来意:“下官有听闻,冯侯欲娶之正室乃‘胡人’,且为布衣尔,孰为可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