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573-拔钉子(二)
当晚,斥候回报,“高句丽”在四周总共有“军寨”十一处,扼守前方道路和高地,
谢岩没有召集将领们商议,而是将制定作战部署直接甩给了“军务部”,命令他们制定三日内攻下所有军队的详细计划。
“军务部”类似后世“参谋部”,由两位“郎将”程务忠、杜承平领衔。
他们随后找来几个将领,共同商议,并且最后拟定了一个颇为详尽的方略,连夜呈报谢岩,并且很快得到回复:“按此而行。”
于是,当次日“卯时”前,全军醒来之际,各领军将校全部得到“安抚使”将令,而后据此进行准备……
“‘卯时’将过,传令,出营!”
“骑步营”打头,其他各营随后,“羽林左卫”一千五百骑兵游弋侧面,整支大军,浩浩荡荡,直扑最近军寨。
谢岩压根儿没做任何吩咐,而是在亲兵簇拥下,随大军而行,他也很想知道,各营将领们,能不能根据事先拟定的作战计划,如期完成各自任务。
对于大唐军人,尤其是将领们来说,今日之战,乃全新方式。皆因“按战前拟定”行事,除非战场上发生什么特殊变化。
大军前进途中,凡遭遇沟壑,“车步营”即拆卸车辆底板搭建简易“桥”;凡遭遇敌方斥侯,“羽林左卫”骑兵出动追剿……总之一句话,保证大军平稳前进。
抵近军寨。
“车步营”列防御阵型突前,“机弩营”即刻快速组装“八牛弩”和“投石机”,所有骑兵分列两翼,步卒列阵!
“吴成,下令,吹号!”谢岩见布置完毕,当即吩咐道。
“嘀嘀……”军号声,旋即响彻空中。
“测距!”
“嗖嗖”
几支箭矢射出,随后有军卒大声报出一窜数据。
“定距,装引信!”
片刻,军号声刚刚落下,几名军卒挥旗而落,同声大喊:“放!”
八架“投石机”,六具“八牛弩”,同时开射,“煤油罐”从天而落,“八牛弩”弩箭绑着点燃引信“火药包”,钉在“军寨”大门两侧“箭塔”木质底座上,最后是“弓箭兵”一轮密集抛射带火羽箭。
“轰轰……”几声爆炸过后,“箭塔”摇摇欲坠;“煤油罐”落地炸裂,煤油四下溢出,被落地“带火羽箭”点燃,瞬间,“军寨”大门前,火海一片!
“再放!”
伴随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