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茵:张大帅我真谢谢你!
倒是店里的伙计——接诊的吴老、抓药的丰碌、打杂的大毛娘,虽然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一天不得歇,但红光满面、喜笑颜开。
这叫啥?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虞圆圆瞬间觉得天旋地转,东山再起的美梦破碎了!
只要徐茵能治好他的不孕不育,别说只是帮忙寻个人,寻一堆人他都乐意。
徐茵原以为自己的药馆也逃不掉,抓了一把铜板、银角币放在丰碌那,让他见机行事。
徐茵也听说了市井小巷流传的各种八卦,还听说政府要加强排查,不放过一个可疑人物。一时间城里风声鹤唳,不仅居民住宅,各个商铺也没少被警察上门盘问。
没想到大帅派人给她送来了一担谢礼,还定做了一块匾额,上书“功同良相”,殷勤地挂到了她的药馆门楣上。
张大帅来徐茵这针灸时,问她怎么不多接几个号。
一个陪太太来调理,一个扶老娘来看玻
从两个大洋涨到五个大洋、再涨到十个大洋,甚至还有土财主愿意用二十个大洋换,不知不觉,徐茵当初给药馆宣传随手发放的免费问诊券成了市场硬通货。
别看这是手写字体,其实是打印的,只是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她还是能一眼鉴定出来。
徐氏药馆因此出名了。
不仅张大帅每周三次准时准点来她这里针灸、抓药,陈副官、赵都督也来过。
可能是徐茵拿出来的中药品质比较好,也可能是她总结了几代中医人的经验,药方配比更精准,几贴药下去就见成效,对徐氏药馆颇为推崇。
要不是这铺子是徐茵花真金白银买的,她都要忍不住怀疑东家是不是另有其人了?怎么伙计都比她这个老板积极?
老百姓一看,当官的都来徐氏药馆看病抓药,更觉得这药馆东家是神医,而且是慈悲为怀的神医——没见生意这么好,也没见涨价。唯一愁人的是,东家亲自看诊的号子一号难求。
徐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