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中间某一页时,她的目光突然被一个淡淡的铅笔箭头吸引。
箭头画得很轻,仿佛生怕被人察觉,却精准地指向了一段文字——那是师父生前常对她说的那句话:“复仇非斩恶,乃止恶;止恶非灭人,乃正序。以杀止杀,杀无止境;以正止恶,方得安宁。”
“以正止恶,方得安宁......”陆纤纤轻声重复着这句话,眼泪再次夺眶而出,却不再是之前的绝望与痛苦,而是带着释然的清明。
她终于明白,师父的“止戈”,从来不是懦弱的妥协,而是对天下苍生的守护。若她为了一己之仇,斩杀魏严,引发党羽反扑、三藩作乱,让百姓再次陷入战乱,那才是对师父与父亲最大的背叛。
她想起了在汴梁城街头看到的流离失所的百姓,想起了神策军士兵因军饷被克扣而愁苦的面容,想起了父亲手记中“欲稳天下,先正其制”的期许——复仇固然重要,可守护天下太平,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陆纤纤握紧《止戈录》,站起身,对着衣冠冢深深鞠了一躬:“爹,师父,我明白了。我不会再被仇恨束缚,我会用你们希望的方式,守护这天下,让魏严接受律法的制裁,让革新的理念得以推行,让正义昭彰,让安宁长存。”
说完,她便转身离开了清玄山,脚步坚定,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犹豫。
秋风依旧呼啸,却仿佛不再那么悲凉。
焦黑的海棠树桩旁,一株嫩绿的新芽悄然破土,在寒风中顽强地生长,如同陆纤纤心中那重新燃起的希望,也如同慕婉柔这群普通人,用最温柔的方式,为这天下埋下的太平种子。
下山的路上,陆纤纤路过清溪村,远远地看到慕婉柔正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为一位老奶奶包扎伤口,动作轻柔,笑容温和。
她没有上前打扰,只是在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或许有一天,她会再来这里,向这位善良的医者,道一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