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是做好弹体材料:铸铁。 铸造出带有预制破片槽的圆柱形铁壳。 内部留有空间,用于填充炸药。 然而,如果钢铁质量差,铸铁弹体过脆或过韧,爆炸后产生的有效破片数量少,杀伤力相对有限。 只有用最好的铁料,才能做好弹体。
第二步是做好炸药材料:因为做不了TNT烈性炮弹,现在就只能用黑色火药(一硝二磺三木炭)。如果处理得好,爆炸时也有冲击力和火光,能形成高速破片,炸死敌人。
第三步是制作手榴弹的木柄 。这木柄提供力臂,方便投掷,能扔得更远。 木柄内部是空心的,用于安装拉火索和导火索。而木柄通常采用木头削制而成。
第四做好做好发火装置(引信), 这是最核心、最精密的部分。在里面设置拉火管:一个内置拉火帽和摩擦板的小金属管。拉动绳绠时,两者摩擦发火。 再用导火索——一根装有黑火药的细铅管——用于延迟爆炸时间,通常为4-5秒,给予投掷者隐蔽时间。
在导火索的末端,也就是在弹体里面再设一个雷管,内装敏感的起爆药,用于最终引爆炸药。
而制造雷管的方法是用一个小管壳,用来装最容易引燃的材料,顶部有一个加强帽(金属小帽),上面有引火孔。当导火索的火焰通过引火孔点燃时,会引爆其下的起爆药。雷管起爆后,其瞬间产生高热火焰,点燃手榴弹里面的炸药,最终爆炸。
这四步,田宇仔细琢磨后,终于划定了每个部件需要的模具尺寸和数量。
大大小小有五十多个部件,每一个部件都不能出错。
想到这里,田宇觉得压力很大。
依飞见他许久都不睡觉,就劝他别熬夜了。
“睡一觉!明天和虎健阿爸他们一起商量再确实啊。”
依飞这么一说,田宇只得放下手中的图纸,躺到依飞身边。
田宇是真的累了,一躺下,不一会就呼呼大睡。
睡醒后,田宇去饭堂吃了点东西,又回到 庇护所开始研究大炮和炮弹的制造方法。
这大炮只是尺寸大,做起来反而要容易些。
第一步是制作模具:
直接用粘土制作出炮管的内范(实心模型)和外范(分成两瓣或多瓣的壳体)。
组合范具:将内范和外范组合在一起,用绳索捆紧,两者之间的空隙就是炮管的形状。
第二步是浇铸:从浇注口注入铁溶液。
先以铸铁为内芯,打造出炮管的基本形状。然后在炮管内部加入一些青铜,这样造出的大炮,既拥有了青铜的韧性(不易炸膛),又利用了铸铁的强度。这是用到了非常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如果没有青铜,那就直接用纯铁也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步是炮架与移动装置。大炮需要炮架来支撑、调整角度和移动。炮架通常由坚硬的木材(如橡木)制成,配备轮子。通过楔形木块调整炮口俯仰角,通过人力或畜力进行拖运。
制造大炮的方法明确后,接着是学习炮弹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