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堡威胁的骤然瓦解,如同压在胸口许久的巨石被猛然移开,给锈锚岛及其“星火同盟”带来了一段近乎奢侈的喘息之机。曾经终日轰鸣的炮火被叮当作响的重建声取代,空气中刺鼻的硝烟味渐渐被新翻泥土的清新和焊接金属的焦香覆盖。岛屿屏障稳定地运行着,散发着比以往更加柔和而坚韧的光芒,仿佛也在这场劫难中得到了淬炼。
阿雅依旧沉睡在医疗中心的维生舱内,但她的生命体征已经彻底平稳,甚至比受伤前更加悠长有力。她胸口那枚晶石的裂纹边缘,似乎多了一些细微的、如同自然愈合般的金色纹路,不再显得那么触目惊心。杨萤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守在她身边,记录着各项数据,试图理解“往昔回响”那次干预所带来的深层影响。她能检测到阿雅体内流淌着一股更加庞大、更加内敛的地脉能量,但这股能量似乎处于一种奇异的“蛰伏”状态,等待着主人的唤醒。
黄凌肩上的重担并未因外敌的暂时消失而减轻,反而变得更加复杂。他不仅要统筹岛屿的全面重建——修复战争创伤,整合从黑石堡残骸中回收的技术和资源,扩大种植区和居住区;更要应对“星火同盟”内部因实力和声望变化而产生的新格局。
风铃屿和绿洲站的代表几乎常驻锈锚岛,他们的态度从最初的合作与依靠,逐渐多了一丝敬畏与更加紧密的捆绑。而之前选择封闭自保的白石砦,在确认黑石堡彻底崩溃后,也终于派来了正式的使团,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加入同盟的意愿,并带来了他们珍藏的部分矿物资源和旧世界地图作为“投名状”。
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引导同盟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了黄凌面临的新课题。他不再是那个只需带领大家活下去的战斗领袖,他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和一个有远见的规划者。
这天,在岛屿中心新建的、兼具会议与接待功能的“星火大厅”内,首次正式的同盟扩大会议正在举行。与会者除了黄凌、杨萤(通过远程连接)、苏茜外,还包括风铃屿、绿洲站以及新加入的白石砦的代表。
大厅的墙壁由某种透光的复合材料建成,外面攀爬着耐辐射的藤蔓,阳光透过叶片洒下斑驳的光影,显得既坚实又充满生机。
“……基于以上情况,”黄凌站在主位前,声音沉稳,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代表,“我提议,成立‘星火议会’,由各成员方派出固定代表参与同盟重大事务的决策。同时,设立资源统筹、技术共享、联合防卫等专门委员会,确保同盟的高效运作和公平互利。”
他没有提出霸权式的领导,而是倡导一种更加平等、更具制度性的合作模式。这既是对盟友的尊重,也是基于对未来的清醒认识——他们面临的挑战,远非一个锈锚岛能够独立应对。
风铃屿的代表,一位名叫老隼的精干老者首先表态:“锈锚岛展现出的力量和胸怀,我们风铃屿心悦诚服。成立议会,建立章程,是长远之计,我们支持。”
绿洲站的站长,一位面容慈和但眼神锐利的中年女性也点了点头:“技术共享和资源互补是关键。我们绿洲站愿意开放部分淡水净化技术,并承担同盟未来部分农业试验项目。”
白石砦的代表则显得有些局促,他们的首领是一位名叫石坚的壮汉,他瓮声瓮气地说道:“我们白石砦没什么大本事,就是有点挖矿的力气,还有些老辈人留下的地图。以后同盟需要的矿石,我们优先供应!只求……只求能有个安稳日子过。”
初步的框架在相对和谐的氛围中确立下来。接下来的讨论,转向了更加具体和紧迫的问题——东方那稳定下来的“泰坦之心”,以及“往昔回响”最后提及的“真正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