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刷!刷!
前三个球全部空心入网!弧线完美,旋转充分。
然而,到了第四个点,右侧四十五度角,节奏似乎出现了滞涩。第七次出手时,篮球砸在了篮筐后沿,高高弹起。
“啧。”赵峰眉头微皱,低声咒骂了一句,迅速调整,后面三次出手再次命中。
秦渊在战术板上赵峰名字后面记录:罚球线9/10,左45° 8/10,右45° 7/10(节奏不稳,后三次调整后命中),左底角8/10,右底角9/10。综合命中率:82%。
接着是控卫李锐。他的投篮动作略显急促,出手快但稳定性不足。尤其在底角位置,身体平衡似乎掌握得不太好。十个点投下来,命中率在70%-75%之间波动,最终综合命中率:73%。
大前锋王强,力量足,但投篮动作稍显僵硬,手腕发力不够柔和,弧度偏低。他的命中率稳定在75%左右,但投丢的球大多是砸前筐或后筐,说明力度控制有问题。综合命中率:76%。
小前锋周扬,身体协调性最好,投篮姿势飘逸流畅,但…注意力似乎不够集中。有时投得极准,有时却莫名其妙地偏出很多。五个点下来,命中率像过山车:罚球线10/10,左45° 6/10,右45° 9/10,左底角7/10,右底角5/10。综合命中率:74%。不稳定是最大问题。
最后是中锋张猛。他的投篮动作最“朴实无华”,甚至有点笨拙,标准的“推射”。但胜在下盘稳,核心力量强,出手点虽然不高,但弧度尚可,而且抗干扰能力强(虽然现在没干扰)。他的命中率反而出人意料地稳定,基本维持在75%-80%之间。综合命中率:78%。
秦渊看着战术板上的记录,心中了然。A队整体投篮基础尚可,但距离“稳定器”的要求还差得远。
赵峰基本功最扎实,但心理素质有待考验(那一下节奏不稳暴露了压力下的波动);李锐和王强动作有瑕疵;周扬天赋好但专注力差;张猛反而是个惊喜,动作不美但实用,心理素质过硬。
就在秦渊分析数据时,B队的变速跑也接近尾声。队伍早已稀稀拉拉,跑在前面的几个体能尚可,只是气喘吁吁;中间几个脸色发白,脚步虚浮;最后面两个小胖子几乎是拖着腿在挪,汗水浸透了训练服。
“最后半圈!冲刺!”秦渊的声音如同鞭子。
前面几个咬紧牙关提速,中间的也挣扎着加快脚步,最后那两个小胖子,其中一个直接腿一软,跪倒在跑道上,大口喘着粗气,另一个也摇摇晃晃,眼看就要坚持不住。
“站起来!爬也要给我爬完!”秦渊的声音冷硬,没有丝毫通融,“在球场上,对手不会因为你跑不动就停下!要么现在退出,要么就给我完成它!”
那小胖子被吼得一激灵,看着秦渊冰冷的目光,一股不服输的倔强涌上来,咬着牙,手脚并用地从地上撑起来,真的几乎是“爬”着,一点一点挪过了终点线。另一个也踉跄着跟上。
“原地休息一分钟!然后开始低运球!”秦渊命令道。
他没有表扬,也没有安慰。
竞技体育的“残酷”,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这群学生面前。
PS:篮球方面的剧情不多,不想看的可以直接跳过,不影响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