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孙浩最后滴入酚酞指示剂,溶液瞬间由无色变为瑰丽的粉红色时,林长青在微观层面也“看”到了原因——指示剂分子在特定的pH值环境下,其内部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导致了它对可见光吸收特性的改变,从而呈现出宏观的颜色。
这一切,在他“眼中”不再是魔法般的奇迹,而是遵循着严格物理与化学规律的、精妙绝伦的自然演绎。
这个世界在他眼中,彻底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充满了令人心醉的规律之美与结构之力。
“太神奇了……”他几乎要脱口而出,但及时忍住了,只是眼神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惊叹光芒。
“喂,林长青,别光看着啊,该你记录数据了。”孙浩用胳膊肘碰了碰他,打断了他的沉浸。
林长青回过神来,拿起笔,准备在实验报告上填写数据。他注意到同组的李晓芸似乎有些手忙脚乱,她负责清洗和传递器材,但在冲洗一个量筒时,显得有些匆忙,没有完全冲洗干净,内壁上似乎还残留着一点点之前使用过的、含有铜离子的蓝色溶液痕迹,虽然肉眼几乎看不出来。
而下一个实验步骤,恰好需要用到这个量筒来量取另一份关键试剂。
林长青犹豫了一下。直接指出可能会让对方尴尬,但若不指出,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可能因为微量的杂质干扰,导致现象不明显或失败。
他选择了一种委婉的方式。
当李晓芸将那个量筒递过来时,林长青没有立刻接过,而是用手指轻轻点了点量筒内壁某个特定的位置,用只有他们小组几人能听到的声音,平静地提醒道:“这里,好像还有一点点没洗干净,可能之前装过含铜离子的东西,最好再冲一下。”
他的语气很自然,没有指责,只是陈述事实。
李晓芸愣了一下,凑近仔细看了看,果然在光线下看到了一丝几乎可以忽略的淡蓝色残留。她的脸瞬间红了,连忙拿回量筒:“啊!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注意!”她赶紧跑到水槽边重新仔细清洗。
孙浩也凑过来看了一眼,对林长青竖了个大拇指:“眼神够毒啊!这都能看出来!”
苏雨晴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没有说话,但看向林长青的目光,再次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