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存计划”——这六个字如同最高指令,瞬间重构了曙光联盟的一切优先级。昔日围绕发展、探索、交流的温和氛围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高效、近乎偏执的战时状态。整个联盟,如同一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发出了低沉而危险的轰鸣,开始为一场关乎存亡的终极战争全速运转。
资源的虹吸:
“摇篮”控制中枢成为了计划的绝对核心。守望者AI的算力被近乎全部征用,用于运行无数个关于“寂灭潮汐”的预测模型、“噬”污染的模拟对抗、以及各种避难所或逃生方案的可行性验证。海量的能量从光海和“摇篮”自身的储备中被抽取,优先供给科研和关键工业部门。
原本用于生态维持和扩张的资源被大幅削减,数个非必要的浮空大陆生态园被暂时关闭,其能量和自动化维护单位被调往工业区。珍贵的法则结晶体和新合成材料不再是试验品,而是被列为战略储备,严格管控,只用于最高优先级的项目。
光海前哨基地也接到了同样的指令。所有民用扩张计划暂停,资源开采效率提升至极限,开采出的 raw materials 通过星门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摇篮”。整个基地也进入了战时管制,灯火通明的居住区到了夜间也依旧繁忙,如同永不休眠的蜂巢。
科技的倾斜:
所有科研方向被强行扭转。基础理论研究几乎停滞,应用科技和工程学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武器部门: 全力解析“摇篮”数据库中的防御性武器原理(如那种法则锁链),尝试进行简化和小型化,目标是尽快制造出能有效对抗“噬”怪物集群和可能出现的其他威胁的实用化武器。对“噬”能量弱点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高频干扰发生器的研制被列为最高优先级。
· 防御部门: 多个超大型避难所设计方案被同时提出并激烈辩论——是建造少数几个超级堡垒,还是分散成大量中小型避难所?是深埋于行星地核,还是建造巨大的移动方舟?能量护罩技术、结构强化技术、内部生态循环技术…每一项都需要突破极限。
· 能源部门: 疯狂地研究一切可能的高效能源。零点能、暗能量抽取、甚至危险的反物质能源…都被提上日程。如何为可能到来的漫长“寒冬”储备足够能量,是生存的关键。
· 星门部门: 研究方向转向了更极端的领域——超远距离跃迁(为逃离本宇宙做准备)、以及…稳定虫洞的技术(或许能连接至其他宇宙?)。这些都是遥远而危险的设想,但此刻已顾不了那么多。
社会的重塑:
联盟议会颁布了《战时状态法案》。物资实行配给制,一切向一线科研和生产人员倾斜。原本宽松的工作时间被延长,休假取消,所有成年成员都必须服从统一调度。征兵年龄被放宽,更多的青壮年被补充进舰队和防御工程建设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