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起挖苏联的墙角

“陈老板,去苏联真的这么赚钱?”

陈卫民笑道:“确实挺赚钱,就说这瓶二锅头吧,咱们这两块钱一瓶,您知道在苏联卖多少钱吗?”

“多少?五块?”

“至少两美元。”

“这么赚钱?”

“但是成本高,风险也大,从燕京运到莫斯科,一瓶白酒的成本就要翻倍,而且这一路上不太平,尤其是进入苏联后,路上还不太平,上次我和徐燕去,就碰到了两次抢劫和偷东西,而且徐燕带去的货物,全被苏联海关没收了,血本无归。”

“但这么高的利润,值得一试。”

这就叫利润高了?

按照牟其中的说法,当年他用五百火车皮罐头,换了四架飞机,净赚了一点六亿。

五百火车皮罐头多少钱?按照一火车皮装三十万罐,每罐两块钱计算,五百火车皮罐头大概三亿左右。

才百分之五十的利润。

现在才几倍的利润?还没到苏联倒爷最赚钱的时候呢。

当然,陈卫民这一批货物的利润率不能和普通倒爷相提并论,陈卫民的成本不到四十万,拉到国内的车价值两三百万。

因为他站在后世几十年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和苏联的达官贵人合作,一起挖苏联的墙角而已。

如果这一百辆车嘎斯车属于巴莎耶夫私人所有,他不可能以这么低的价格就交换给陈卫民。

三个人一共喝了一瓶二锅头,把胡大海送走之后,陈卫民对孙铁军说道:“你多和胡大海联系着,他有人脉,也有管理手段,多学着点。”

第二天,陈卫民也跟着一起到平阳罐头厂。

看来,胡大海对这件事也非常上心,早早的在罐头厂门口等着了。

看到陈卫民三人从公交车上下来,胡大海带着闺女迎了上来。

胡桃长相清秀,个子很高,陈卫民目测至少一米六五以上。

“陈老板,你怎么也过来了?”

“跟您学习学习。”

“嗨,什么学习不学习啊,都是些人情关系,陈老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闺女胡桃,桃子,他就是陈卫民陈老板。”

胡桃弱弱的喊了一声老板。

“胡桃啊,以后都是同事了,不用这么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