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玉叶引途 灵犀共探

“是我走得急了些,”她的声音清润而微低,仿佛溪水叩过青石,“没有提醒师兄身后有书散开。”孟灵顿了顿,目光才缓缓抬起,并未看向金凡的脸,却在触及那卷摊开的古鉴遗牒时,眉头下意识微微一收,“师兄翻的……是广乘天纪要的残卷?这些阵纹……好生繁复。”

金凡蓦然一怔。这部残卷缺了序目,卷尾磨损,他只凭字迹模糊的只言片语断定为某卷冷僻纪年佚本,没想到孟灵却准确报出了它残缺的真正来源。她居然……连这都知道?

窗外天色终于彻底暗沉下来,只剩远天边缘渗着暗朱的余光。风从高远的长窗涌入廊中,书页被吹卷得簌簌翻响,孟灵侧过身,发梢掠过脸颊时带来微微凉意。

金凡的视线焦着在那摊开的古卷之上,脑中忽而灵光一闪:“确乎复杂了些……师妹可知‘天目’阵的起源章节在何处?我方才寻了许久也未寻得眉目……”这话并非全然为搭讪。关于‘天目’的记载在秘典中残缺不全,一直盘桓在他心头。

孟灵眉峰稍平,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亮光,手指在空气中悄然虚点:“这卷残损过甚了,或许在浑仪古法辨的‘天目篇’丙辰三排东侧柜里——”她话音未落,金凡心头已然轻轻一震。自己刚刚恰也在翻检过那一排书架上下,确实尚未找到相关卷名……而她如此脱口而出,详尽确切。如此庞大的浩瀚藏书,她竟如探囊取物,仿若这些典籍如同身体延伸的记忆一般!

“多谢……”金凡只道出二字,“师妹对典籍竟如此熟络。”

“只是偶尔多看看罢了……”孟灵轻声答话,语气中的羞涩悄然褪去一层青涩薄纱。

藏书阁廊下挂着的符纹晶灯似有所感,盏盏柔和光晕接连亮起。光晕如同细腻的金雾缠绕在两人之间,将原本隔岸相望的疏离悄然蒸腾。一种奇特的同鸣仿佛随着光源亮起而悄然弥散——不是言语,却如同无声的邀请,牵住两人间的寂静。

孟灵悄然抬指拢了拢鬓角松散发丝的动作顿了一下,而金凡此刻才留意到,不知何时,那卷摊开的古书之上,点点纤小的光斑如萤火浮现又幻灭——唯有他与孟灵的目光落在之处才有这瞬间痕迹。

“这是……”金凡凝注那些微光,再抬眼望着孟灵,目色一刹那变得幽邃又清晰。

“这些书……放得实在太久了些。”孟灵轻声回应,眼睫微微一动。

就在这时,窗外风忽转方向,一阵冷意钻进窗隙。书架间光影摇曳,金凡衣衫袖口处的暗袋不知何竟滑开一角,那枚紧贴胸口的玉简瞬间脱出,仿佛挣脱束缚的活物般,骤然迸出一道清冷的银线!

孟灵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觉察的诧异。她的指尖如流光般迅疾一探、一点——恰是玉简正要掉落之刹那。那清冽的银辉蓦然停驻、静止,竟随着她这微不可察的动作,轻盈悬浮于两人之间——形如一片细长的柳叶通体澄澈无瑕,银白光晕荡漾如水纹,正中有针眼般渺小的一点赤金,宛如凝固在亿万光尘尘埃里的一滴血泪浮于时光逆流。

“天眼玉叶?”孟灵的声音似凝住低吟,“居然还留在凡尘世间……”

那玉叶沉静漂浮。赤金瞳孔般的核心于浮光中注视着他和她,也照亮了他们眼中那无法掩饰的讶异与凝重——仿佛古籍中的秘符无声坠落,正为他们推开下一道深渊奇旅的幕布——而下一章,却已在无形中悄然展开。

夕照终究在天际收尽最后一缕残金。清冷月光逐渐漫过古老书架,将两人身影缓缓拉得更近。廊间的符灯次第燃起,晶芒映照之下,悬停在虚空之间的“天眼玉叶”折射出千丝万缕的银色光澜。每一次光线的微弱震颤,都似乎携带着沉寂千年的吐息与回响。

空气沉甸甸地凝固下来,书卷油墨味夹杂着尘埃,竟在无形中变得沉重艰涩,仿佛某种尘封的边界正被悄然洞破。

“我见过此物铭文,”孟灵低语道,目光丝毫未离悬空的玉叶,“与师兄探寻的浑仪古法辨有涉。”

银玉叶无声飘浮悬立在两人咫尺之遥的半空中,光华流转不息。金凡凝望着孟灵倒映清辉的双眸,如墨眼眸缓缓沉淀,宛如潭水深处映出明月圆缺。

那玉简与他冥冥中相逢之后,第一次这般真切地昭示它超越凡俗本质的重量。而这重量与秘符,此时悬于一线微光,也将彼此的命运串联于须弥时光之尘。这微光漂浮在两人咫尺之间,仿佛一条无形的绳,将过去、未来紧密缠绕,无声暗示着前方——将是共同深入古老力量中心的一段崭新旅途起点。

小主,

书页上晦涩的阵图,被她手指抚过的位置仿佛无声变得澄澈些了——方才的玉册恰是她要归还的其中一卷。这寂静的一步移挪,竟惊扰起她鬓边一络微散的发丝,摇曳拂过颊边,在光影中宛如活过来的一笔墨痕。她未言先开口,只轻轻将玉册递还,如同归还一份时光遗落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