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底来的人》(701-710集)

第701集:小满的“迷你星点水母养成记”与“会模仿的小光”

千集庆典后,小满把星星部落送的迷你星点水母取名“小光”——它比小星星还小,只有指甲盖一半大,通体透明,触须细得像发丝,发光时像颗会动的绿豆芽。可这只小光,偏偏是个“模仿鬼才”——模仿小满晃尾巴,模仿“顶石子”顶石子,甚至模仿机械螃蟹举钳子,每天都能闹出一堆笑话。

早上喂浮游生物时,小满用指尖捏着一颗浮游生物,递到小光面前,小光却不直接吃,反而用触须卷着一颗小石子(从水箱底捡的),学着“顶石子”的样子,把石子顶到浮游生物旁边,才慢悠悠吃起来。小满笑着说:“小光,你又学‘顶石子’!它知道了要吃醋的!”果然,趴在水箱边的“顶石子”用触手碰了碰玻璃,小光立刻把石子藏起来,绿光闪得飞快,像是在“认错”。

中午小满练控水术时,把海水变成小海豚的形状,小光居然也跟着晃触手,身体弯成小海豚的样子,触须模仿海豚的背鳍,在水箱里“游来游去”。林夏路过看到,笑得直拍手:“小满,你的小光成精了!居然会模仿海豚!”小满赶紧用手机拍下来,发在科研站群里,配文:“小光的模仿秀第一弹——海豚模仿者”。

最搞笑的是模仿机械螃蟹——机械螃蟹每天都会来水箱边“巡逻”,举着钳子晃来晃去。小光看了两天,居然用触须卷着一根细海藻,学着机械螃蟹的样子,举着海藻“巡逻”,还时不时用海藻碰一下水箱里的小石子,像是在“检查安全”。机械螃蟹看到了,居然举着钳子对着小光晃了晃,像是在“教它标准动作”,一人一蟹一水母,在水箱边演起了“巡逻二人转”。

可模仿也会闯祸——小光学着小满用“控水术”(其实是晃触手),结果不小心把水箱里的小石子晃到了外面,砸中了路过的小闹钟。小闹钟气得举着钳子对着水箱喊,小光赶紧缩到水箱角落,绿光闪得慢了,像是在“害怕”。小满赶紧把小石子捡起来,递给小闹钟,笑着说:“小光不是故意的,它只是在学我玩石子,原谅它好不好?”小闹钟哼了一声,用钳子夹着小石子,放在小光面前,像是在说“下次不许乱扔”。

为了让小光的“模仿秀”更有趣,小桃给它做了个“迷你模仿道具”——用海藻编了个小钳子,套在小光的触须上,让它模仿机械螃蟹更像;林夏则用摄像机记录小光的模仿瞬间,做成了“小光模仿秀集锦”,发在社交账号上,很快就火了,大家留言说“小光太可爱了,是科研站的模仿达人”“想养一只会模仿的星点水母”。

当晚,小满给小光喂了双倍的浮游生物,作为“模仿秀奖励”;小光吃饱后,学着小满的样子,在水箱里晃来晃去,绿光闪得温柔,像是在“谢谢”。小满摸着水箱壁,笑着说:“小光,明天我们学跳小桃的海豚舞好不好?肯定很好玩!”小光晃了晃触手,绿光闪了闪,像是在“同意”。

第702集:小桃的“深海植物领养计划”与“会发脾气的阳光藻”

小桃在整理植物展剩下的深海植物时,突发奇想:“不如搞个‘深海植物领养计划’!让大家领养喜欢的植物,负责照顾它们,还要写‘植物日记’,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样既能让大家了解深海植物,又能培养责任感!”

领养计划一推出,大家都积极参与——小满领养了一盆荧光海带(说是“和我的披风很配”),林夏领养了一盆冰晶藻(说是“能当论文里的实验样本”),沈清月领养了一盆月光藻(说是“放在观测站,晚上能当灯用”),机械螃蟹领养了一盆火焰藻(小桃帮它选的,说是“颜色和你的毛衣很配”),小闹钟领养了一盆阳光藻(小桃选的,说是“阳光藻喜欢晒太阳,和小闹钟的作息很搭”)。

小桃还制定了“领养规则”:每天给植物喂一次深海营养液,每周换一次海水,不能让植物晒太阳太久(除了阳光藻),还要每天写“植物日记”,记录植物的状态。

可领养计划刚进行到第三天,就出了状况——小闹钟领养的阳光藻,突然蔫了!本来绿油油的叶子,变成了黄色,还耷拉着,像是在“发脾气”。小桃蹲在阳光藻旁边,急得快哭了:“小阳光藻,你怎么了?是不是小闹钟没给你喂营养液?还是晒太久太阳了?”

小闹钟举着钳子,对着阳光藻晃了晃,像是在“解释”。小满凑过来,用“水下听觉”听了听,笑着说:“阳光藻说‘小闹钟每天都给我喂营养液,也没晒太久太阳——但它总用钳子夹我的叶子,把我的叶子夹疼了,我生气了,就不想长了’!”

大家一看,阳光藻的叶子上,果然有几个小小的钳印——小闹钟觉得阳光藻的叶子软软的,很好玩,就总用钳子夹,结果把阳光藻弄疼了。小桃赶紧教育小闹钟:“小闹钟,不能夹阳光藻的叶子哦!它会疼的,你要好好保护它,像保护你的虾干一样!”小闹钟点点头,用钳子轻轻碰了碰阳光藻的叶子,像是在“道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了让阳光藻恢复,小桃给它换了新的海水,喂了双倍的营养液,还让小闹钟每天给它“唱歌”(其实是用钳子敲食盆,发出“哒哒”声)。没过两天,阳光藻果然恢复了,叶子又变成了绿油油的,还长出了新的小叶子——小桃笑着说:“阳光藻不生气了!它原谅小闹钟了!”

其他领养人的植物也趣事不断——小满的荧光海带,因为小满总用控水术给它“浇水”,长得太快,叶子都快长出花盆了;林夏的冰晶藻,被她当成实验样本,天天观察,结果冰晶藻“生气”了,叶子变得不透明,林夏赶紧停止实验,给它喂了很多营养液,才恢复过来;沈清月的月光藻,放在观测站后,因为观测站的灯光很暗,长得特别好,晚上还会发光,像个小灯笼;机械螃蟹的火焰藻,因为机械螃蟹总用钳子给它“松土”,长得又红又亮,像一团小火球。

小桃每周都会组织“植物领养分享会”,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植物日记”——小满的日记里写着“荧光海带今天又长了一寸,我用控水术给它编了个小辫子,很好看”;林夏的日记里写着“冰晶藻今天透明了,我再也不拿它做实验了,要好好照顾它”;沈清月的日记里写着“月光藻晚上发光很亮,观测站的晚上再也不黑了”;小闹钟的日记是小桃帮它写的,上面画着小闹钟和阳光藻,旁边写着“小闹钟和小阳光藻是好朋友,再也不夹它的叶子了”。

当晚,小桃把大家的“植物日记”整理成册,放在实验室的展示柜里,标题是“深海植物领养计划——我们的植物朋友”;小闹钟蹲在阳光藻旁边,用钳子轻轻碰了碰新长的小叶子,阳光藻的叶子晃了晃,像是在“回应”;小桃笑着说:“以后我们还要搞更多的领养计划,比如‘水母领养计划’‘螃蟹领养计划’,让更多人喜欢深海生物!”

第703集:林夏的“科研站实习生招募”与“笨手笨脚的小宇”

林夏的论文火了之后,很多学生来信,说想来科研站当实习生,跟着她研究深海生物。林夏和沈清月商量后,决定搞一次“科研站实习生招募”,招募一名对深海生物感兴趣、有责任心、能吃苦的实习生——结果,来了一个叫小宇的男生,笨手笨脚,第一天就闹了一堆笑话。

小宇刚到科研站,就把林夏的笔记本电脑碰倒了,屏幕差点摔碎;给水母缸换水时,把海水洒了一地,还差点把“顶石子”捞出来;喂小海豚时,把小鱼干掉在了地上,被小闹钟抢着吃了;最离谱的是,他想帮机械螃蟹搬零件,结果不小心把零件箱打翻了,螺丝和扳手撒了一地,机械螃蟹举着钳子对着他晃,像是在“生气”。

“对不起,对不起!”小宇不停地道歉,脸都红了,林夏无奈地说:“没事,慢慢来,科研站的日常就是这样,习惯就好——不过下次要小心点,别把‘顶石子’捞出来,它会生气的。”

小满笑着说:“小宇,我带你熟悉一下科研站吧!我教你怎么给水母换水,怎么喂小海豚,怎么和机械螃蟹‘沟通’。”小宇点点头,跟着小满去了水母缸——小满教他用小勺子慢慢舀水,别惊动水母;去喂小海豚时,教他把小鱼干放在手心,慢慢递过去,别掉在地上;去和机械螃蟹“沟通”时,教他用小石子轻轻碰一下机械螃蟹的钳子,它就会很友好。

可小宇还是会犯错——喂荧光海带时,把营养液倒多了,荧光海带长得太快,叶子都缠在了一起;帮小桃织毛衣时,把毛线团弄散了,毛线缠了一身,像个“毛线球”;帮林夏记录数据时,把“星点水母”写成了“星星水母”,林夏笑着说:“没事,以后慢慢记,星点水母是‘星星一样的点’,不是‘星星形状’。”

虽然小宇笨手笨脚,但他很认真——每天早早起床,帮小满给水母换水;帮小桃照顾领养的植物,写“植物日记”;帮林夏记录数据,虽然会写错,但会反复检查;帮沈清月整理观测站的日志,虽然慢,但很仔细。

有一天,小宇在喂小光时,发现小光的绿光变得很暗,还不怎么动。他赶紧去找小满:“小满姐,小光好像不舒服!”小满跑过去一看,小光果然蔫了,躺在水箱底,绿光闪得有气无力。小满用“水下听觉”听了听,笑着说:“小光说‘小宇喂我的浮游生物太凉了,我有点冷’——你是不是直接从冰箱里拿的浮游生物?”

小宇点点头:“是啊,我以为浮游生物要凉着吃……”小满笑着说:“星点水母喜欢吃常温的浮游生物,太凉了它们会不舒服——下次要提前把浮游生物拿出来,放一会儿再喂。”小宇赶紧把浮游生物放在常温下,过了一会儿喂给小光,小光果然恢复了,晃着触手,绿光闪得快了,像是在“谢谢”。

从那以后,小宇越来越熟练——给水母换水时,再也不会洒出来;喂小海豚时,小鱼干再也不会掉在地上;帮林夏记录数据时,再也不会写错;甚至还学会了用小石子和机械螃蟹“沟通”,机械螃蟹也不再对他生气,反而会举着钳子帮他搬小零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习结束时,小宇写了一篇“科研站实习日记”,里面记录了他在科研站的趣事和收获,还画了很多画:有小满的荧光披风,有小桃的深海植物,有林夏的笔记本电脑,有沈清月的旧潜水镜,还有小光、“顶石子”、机械螃蟹、小闹钟的画像。

林夏笑着说:“小宇,你很优秀,虽然刚开始笨手笨脚,但很认真,以后有空可以常来科研站玩,我们欢迎你!”小宇点点头,眼睛有点红:“谢谢大家!这是我最开心的一次实习,我以后也要当一名深海科研人员,像大家一样,保护深海生物,研究深海的秘密。”

当晚,小宇把实习日记留给了大家,里面最后一页写着:“科研站不是冰冷的实验室,有充满爱的家——这里有会发光的星点水母,有会顶石子的水母,有会织毛衣的小桃姐,有会控水术的小满姐,有认真的林夏姐,有温柔的沈站长,还有可爱的小闹钟和机械螃蟹——我会永远记得这里,记得我的深海朋友们。”

第704集:沈站长的“观测站周年庆”与“来自星星部落的礼物”

“深海之眼”观测站重启一周年了,沈清月决定办一场“观测站周年庆”——邀请王叔叔、星星部落的星点水母、海鹰号的螃蟹群、珊瑚谷的老海龟,还有科研站的所有成员,一起庆祝观测站的一周年。

周年庆的筹备很热闹——林夏负责整理观测站一周年的科研数据,做成“数据海报”,贴在观测站的墙上;小桃负责装饰观测站,用荧光海带和月光藻灯,把观测站变成“发光乐园”;小满负责用控水术做“水装饰”,在观测站的门口做了个“水星星”,上面写着“观测站一周年快乐”;机械螃蟹和小闹钟负责“搬运礼物”,机械螃蟹举着王叔叔送来的新设备,小闹钟趴在它的壳上,用钳子夹着海鹰号螃蟹群送来的珍珠。

周年庆当天,观测站里挤满了“客人”——王叔叔带着科研所的同事,送来的新设备;海鹰号的螃蟹群,举着珍珠和虾干,像是“周年庆礼物”;珊瑚谷的老海龟,驮着小海龟,慢悠悠地爬进来,背上还驮着一块发光的珊瑚,说是“给观测站的礼物,能当灯用”;星星部落的星点水母妈妈,带着几只小星点水母,游进观测站的水箱里,绿光闪个不停,像是在“庆祝”。

沈清月站在观测站的中央,手里拿着爸爸的旧日志,笑着说:“一年前,我们重启了‘深海之眼’观测站,这一年里,我们在这里记录了很多深海数据,发现了星点水母的星星部落,认识了很多深海朋友——这个观测站,不仅是爸爸和王叔叔的心血,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家,是我们和深海沟通的桥梁。”

王叔叔接着说:“老沈要是知道观测站现在这么热闹,肯定很开心——当年我们建观测站时,就希望它能成为人类和深海生物沟通的地方,现在,我们做到了!”

周年庆的高潮,是“观测站时光胶囊”——大家把这一年的科研数据、照片、日记、礼物,都放进一个铁盒子里,埋在观测站的角落,旁边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深海之眼观测站一周年——我们与深海,共守秘密,共筑友谊。”

就在大家准备庆祝时,星星部落的星点水母妈妈,突然带着小星点水母,在水箱里晃来晃去,绿光拼成了一个“眼睛”的形状——和观测站的标志一模一样!小满笑着翻译:“星点水母妈妈说‘这是星星部落给观测站的周年庆礼物——我们用绿光拼出了观测站的标志,以后,只要观测站的灯亮着,我们就会来陪你们,一起守护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