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无声的监视、旧世界的回响与夜谈

休整完毕后,车辆再次启程。

越往北,地貌越发荒凉诡异。

大地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紫褐色,扭曲的、仿佛被巨大力量撕裂过的岩层裸露在外。

空气中弥漫的尘埃带着一股金属腥甜味,即使关闭了外循环,依然让人隐隐感到不适。

他们偶尔能看到巨大无比、早已锈蚀坍塌的输油管道,如同巨龙的骸骨般横亘在大地上;也能看到半埋在地下的、印着模糊不清的核辐射标志或生物危害标志的混凝土设施入口,早已被沙土和变异植被封死。

这些旧世界的巨大伤疤,无声地诉说着那场灾难的惨烈与规模。

傍晚时分,他们选择在一处背风的、相对隐蔽的峡谷裂缝中扎营过夜。

不敢生火,三人只能依靠车辆供电的加热器温暖食物,轮流在车内和车外警戒。

寒冷的夜风吹过峡谷,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天空中依旧看不到星光,只有浓重的尘埃云和偶尔划过的、不知是流星还是敌方侦察单位的细小光痕。

车内,吃完简单的晚餐后,气氛稍微放松了一些。

赵小玥摆弄着那个接收到的微弱信标信号,试图进行增强和解码,但收获甚微。

“沈工,你说…旧时代的人,知道他们的世界会变成这样吗?”

小玥忽然轻声问道,眼睛看着车窗外无边的黑暗。

沈鸿正借着仪表盘的光芒检查着“诺亚之种”的储存盒,闻言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镜:“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对某些潜在风险应该是有预见的,比如气候危机、资源枯竭…但‘摇篮’这样的东西…恐怕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的语气带着一丝技术工作者特有的惋惜,“那是另一个层面的灾难了。”

“陈明远博士好像预见到了一些。”江季黎开口,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不是在对抗,而是在尝试理解,甚至…寻找共存之道?‘倾听者’,‘通道’,‘诺亚之种’…这些概念都指向一种非毁灭性的互动可能,虽然过程同样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