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室内的灯光稳定地洒落,将金属墙壁映照出一片冷冽的光泽。
空气净化系统低声嗡鸣,竭力维持着这一小片区域的适宜环境。
然而,无形的紧张感,却比之前面对“磐石”大军或利维坦的愤怒时,更加粘稠地弥漫在空气中。
陈明远留下的信息,像一颗投入静水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
林默闭目冥想,眉头却不时微微蹙起。
他尝试梳理脑海中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和强烈的情感残留,但“牢笼”、“枷锁”、“谎言”、“释放”这些词语,如同鬼魅般盘旋不去,与他之前对“基石”、“约定”的认知激烈冲突。
更让他心神不宁的是,当他尝试更深层次地感知“基石”和远方的利维坦时,似乎能察觉到一丝此前被忽略的、极其隐晦的“不协调感”,仿佛和谐的乐章中混入了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杂音。
这感觉太过微弱,无法捕捉,却又真实存在,让他无法彻底静心。
沈鸿几乎将整个人埋在了数据流里。
他调取了所有已解锁的关于“基石”、“共鸣井”以及初代基地建设日志的碎片信息,试图从中找到能佐证或反驳陈明远警告的线索。
屏幕上滚过一行行复杂的代码和残缺的设计图,他的脸色时而困惑,时而恍然,最终定格在一种深沉的凝重上。
“队长,”他忽然开口,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我重新分析了‘基石’的底层协议框架,虽然大部分核心代码依旧加密,但在一些边缘交互模块和能量引导逻辑中……确实存在一些非同寻常的设计。”
江季黎走到他身后,目光锐利:“说下去。”
“您看这里,”沈鸿指向一段高亮显示的、结构奇特的能量回路模拟图,“常规的稳定或控制装置,能量流设计通常是汇聚、约束、平抑波动。但‘基石’的这部分结构,尤其是在与‘共鸣井’深处能量场对接的接口处,其设计更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锁具’,或者说是‘能量导向阀门’。它似乎在平时束缚着某种庞大的能量流,但在特定指令或条件下,可以引导这股能量……冲开某种障碍。”
他切换画面,调出另一组数据:“还有这里,关于利维坦能量场互动的记录分析。我们之前认为‘谐波共振’是为了‘安抚’和‘沟通’,但结合陈博士的信息再来看,这种‘共振’更接近一种……‘试探性的钥匙’,它在检测‘锁具’的状态,并尝试建立一种更深层次的、可能超越‘安抚’范畴的连接。”
沈鸿的发现,无疑为陈明远的警告提供了技术层面的侧面印证。‘基石’绝非一个简单的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