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地脉低语

赵小玥的报告像一颗投入精密齿轮中的沙子,让本已高速运转的基地核心层再次绷紧了神经。

隔离实验室被临时划为更高权限区域,沈鸿亲自带队入驻,所有与“规则种子”相关的样本被转移至更深层、屏蔽更强的特殊容器中。

初步排查结果令人稍安——那阵微弱的被动涟漪并未引发样本的实质性异变,更像是一种……“应答”。

仿佛沉睡的装置,接收到了某个极其微弱的唤醒信号,本能地“哼”了一声。

信号源依旧成谜。

指向“新京”的怀疑并未消除,但缺乏直接证据。

另一种可能性浮出水面——这些“种子”本身,是否就内置了某种随时间或环境规则浓度变化的“自启动”程序?

“我们需要更主动的监测,不能只等‘基石’或者意外来给我们提示。”

沈鸿在凌晨时分的紧急会议上提出建议,眼下的乌青昭示着他的疲惫与亢奋,“我提议,启动‘地脉监听’计划。”

“地脉监听”,是沈鸿团队在解析“熔炉”部分遗产后提出的一个设想。

利用利维坦沉睡时散逸出的、极其微弱的背景规则波动作为载体,像监听地下水流一样,感知更大范围内、尤其是地底深处的规则变化。

这个计划之前因技术风险和能量需求过高而被搁置,但此刻,似乎到了不得不为之时。

江季黎沉吟片刻,利维坦的稳定性关乎基地存亡,任何与之相关的异动都必须弄清。

“风险评估?”

“主要风险在于,我们的探测行为本身,是否会像一根针,刺醒沉睡的巨兽。”

沈鸿坦言,“但我们使用的将是极低功率的谐波共振技术,理论上,这就像在它耳边低语,而非呐喊。而且……赵小玥同志之前感知到的那丝来自地底的余韵,说明它并非完全死寂。或许,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程度的、谨慎的‘交流’。”

“需要小玥参与吗?”苏婉清更关心人员安全。

“需要她的感知能力作为校准和预警。她是我们唯一能直观‘看到’规则变化的人。”

沈鸿看向江季黎,“我们会采取最严格的防护措施,监听过程全程在屏蔽力场内进行,一旦赵小玥发现任何异常,立刻终止。”

江季黎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点头:“批准启动‘地脉监听’计划一期。沈鸿总负责,陆岩提供安全保障,苏婉清负责赵小玥的身心状态监测。记住,我们的目的是预警和了解,而非刺激。一旦事态超出预期,我授权你们立刻中止,无需请示。”

计划迅速部署。

地点选在了基地下方一处废弃的、原本就接近地质活动断层的观测站,这里被认为更接近“利维坦”散逸能量的主要通道。

几天后,一切准备就绪。

幽深的地下观测站内,各种粗大的线缆如同巨蟒般盘绕,连接着中央一台经过改造的、散发着幽蓝光芒的大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