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竹下药香(续)

第二章:竹下药香(续)

竹林深处的雾气还未散尽,沾在阿蛮的狐尾上,凝成细小的水珠。她蹲在紫绒根丛旁,指尖轻轻拂过那些紫色的绒毛,动作轻柔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琉璃。墨砚站在不远处,怀里抱着那坛所剩无几的清心丹,坛身的冰纹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与周遭暖绿的竹影格格不入。

“这紫绒根要带点泥土才好。”阿蛮忽然开口,声音被晨雾滤得有些朦胧,“刚挖出来的新鲜根须,带着地气,和丹药同煮时,灵力才不会滞涩。”她从药箱里拿出把小巧的银锄,锄尖泛着温润的光,显然是用了多年的物件。

墨砚皱眉:“青岚宗的丹方从不用带泥的药材,需经三洗三晒,去尽浊气。”

阿蛮回头看他,狐耳上沾着片竹叶,眼神却亮得惊人:“浊气?那是你们人族不懂。这泥土里藏着竹林的灵气,紫绒根吸了三年的晨露、五年的竹荫,离了这土,就像人断了根,药效要折损大半。”她举起一株刚挖起的紫绒根,根部还带着湿润的黑土,“你看这土,是竹林腐叶化的,带着竹精的气,和清心丹的浩然气最是相配。”

墨砚沉默不语。他想起师父手札里被涂黑的段落,其中一句隐约可辨:“草木有灵,当顺其天性,强以人力矫之,反失其真。”那时他只当是师父年迈糊涂,此刻看着阿蛮指尖那些鲜活的紫绒根,突然生出一丝动摇。

阿蛮已生起了篝火,架在火上的药罐是粗陶的,罐身上印着模糊的狐族图腾。她将五钱紫绒根捣成泥,又从药箱里取出几片晒干的月光草,“这草得用子时的露水拌过,才能中和丹药的燥性。”她的动作熟练得让人心惊,仿佛这竹林里的草木都是她的旧识。

墨砚终是走了过去,从坛里倒出三颗清心丹。丹药落在陶碗里,发出清脆的碰撞声,青白的色泽在晨光里透着股疏离的冷。“真要这么煮?”他问,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犹豫。

阿蛮抬头,狐眼里闪过一丝狡黠:“墨师兄是怕了?”她拿起一颗丹药,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还是怕这妖族的法子,污了你青岚宗的清誉?”

“放肆。”墨砚的声音沉了沉,却没再阻止。他看着阿蛮将丹药掰碎,连同紫绒根泥一起放进药罐,又倒入山泉水,动作一气呵成。水汽蒸腾起来时,带着股奇异的香,不是清心丹惯有的苦寒,而是混着草木的清甜,像雨后的竹林气息。

“用你的清心诀试试。”阿蛮退开半步,示意他上前,“别太刚硬,像春风拂过水面那样,让灵力慢慢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