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童谣里的坐标

第二十八章:童谣里的坐标

市立图书馆的儿童区飘着奶油爆米花的甜香,周星星趴在彩色地毯上,用蜡笔在纸上涂画。她画了一片蓝色的海洋,上面漂浮着五个彩色的贝壳,每个贝壳里都坐着一个小人,手里捧着不同的乐器——正是《镜像赋格》终章里提到的五件管弦乐器。

“林叔叔,你看!”她举起画纸,贝壳的排列顺序与青铜鼎上的鱼纹符号惊人地吻合,“老师说这叫‘五声音阶’,能组成好听的曲子。”

林宇的目光落在画纸边缘,那里用铅笔写着一串歪歪扭扭的数字:“5-3-1-2-4”。这组数字恰好对应着五个贝壳的位置,也与郑琳日记里夹着的一张乐谱片段上的音符编号一致。

“这串数字是哪来的?”林宇轻声问。

周星星指着书架上的一本童话书,《海底的音乐盒》的封面上,五个音符组成的项链正在发光。“书里的美人鱼用这串数字打开了宝藏,我照着画下来的。”

林宇翻开那本童话书,作者署名是“郑玲”——郑琳的笔名。书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张透明的书签,上面印着微型的星图,猎户座的腰带三星被红线连接,终点指向江城西北的一座雪山。

“郑琳把最后的坐标藏在了童话里。”陈峰的指尖划过书签,“这座雪山叫‘回音谷’,十年前曾是地质勘探队的驻地,后来因为雪崩废弃了。”

回音谷的资料显示,那里的冰川层中含有大量的古菌孢子,与镜渊发现的“灵踪”本源物质基因序列高度吻合。更令人在意的是,勘探队当年的队长,是周瑾的大学导师,也是陈立东的博士同学——张启明。

“他们三人早就认识,”林宇看着张启明的照片,他站在冰川前,手里拿着一个标本盒,盒盖上的符号与嵌套五芒星的简化版相同,“‘灵踪’项目的源头,可能就在回音谷。”

出发去雪山的前一天,周星星的养母李医生收到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一个旧的录音磁带,标签上写着“给念念的睡前故事”。磁带里是郑琳的声音,她讲了一个关于雪山精灵的故事:精灵们用冰棱制作乐器,奏响的音乐会让冰川融化,露出藏在下面的宝藏。

“宝藏是‘会唱歌的石头’,”郑琳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找到它的人,要记住把旋律还给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