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很少,不过张凡还是尽可能的详细把自己的手术步骤解释了一遍。
这或许就是孤儿病的悲哀,别说研究,甚至连诊断都没有人去愿意关注。
“张院,张院,我能用今天这台手术发表论文吗?”张凡回到办公室,心里也有点说不上来的羊驼。
就在他喝了两口茶的时候,来了一份邮件,对方是加利福雅一个华裔博士的信件。
各种说多崇拜张凡,各种好话,总结一句话就是,他想发表这个论文。
张凡问了一下薛晓桥,看薛晓桥他们手里的研究所又没什么想法。
薛晓桥这边回馈是没人,张凡也没多想就同意了对方。
医疗论文,很大一部分都是炒冷饭,还有一部分是发现病例。
这小伙虽然是华裔,可从小生活在金毛,虽然大学一般,但人家母语是英语,一两天的时间就搞定了一篇这种发现性的病例论文。
然后发表,他知道自己的水平,也没找什么细胞,科学的,就找了一个比较普通的杂志,刚好能符合学校要求的期刊。
不知道是为了早点过关,还是尊师重道,他在通讯作者这一块写上了茶素张!
本来也没什么事,这种挂名字的事情,在医疗界多的都没办法说。
有的主任,一年能发表两三千篇论文,说实话,就是吹牛逼,一天吹十次,也是一种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