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吃席

安娘子心情非常愉悦。

原先娘还觉得那一颗珠子能换三百文,但娘留了个心眼,没去当铺,而是去了专门做珠宝首饰的铺子,那掌柜对娘拿来的珠子爱不释手,开出了一颗五百文的价钱,娘生生又赚了十贯。

如今她手里骤然多出二十贯,便花了五贯钱下聘礼,从隔壁村娶来一个手脚伶俐、心眼也实在的娘子做媳妇。

安娘子知道,自己肯定也能分到一些钱做嫁妆,娘对于他们兄妹俩向来是一碗水端平,给哥哥多少,她就能分多少,从来不厚此薄彼的。

乔芸暗忖,去一趟也好,打听打听乔家的事。

她好久没吃过农家的席了!

想到这里,乔芸问:“你们打算做什么档次的席?”

安娘子答:“我阿娘这些年也有些积蓄,一桌两贯的预算,掏出二十贯来办酒席不成问题,以后的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古代结婚跟现在不一样,尤其是唐代,这个时候交通不便,不可能一股脑把一大群人都拉去吃席,往往是女方家里摆一部分宴请娘家的亲戚,男方家里摆一部分宴请男方亲戚。

安娘子说,钱寡妇在白荷村亲戚不多,夫君安家的族亲也不在这,顶多请一些平日里矫情过得去的村民,再请一请里正。

乔芸皱了皱眉。

她是给过二十贯,可钱氏一个寡妇,能攒多少钱?让钱寡妇这么一摆不是啥也没有了吗?

而且十桌也太少了点。

白荷村的人口不算多,可十桌也绝对不够。农村人情味最重,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就算交情再不深,不让别人来观摩拜堂,难道还不让人家来随礼吃席吗?

乔芸记得在前世的时候,如果在农村遇到了有喜事的人家,不管认不认识,只要随上几百块钱,说几句吉祥话,主人家都会热情地欢迎人进去吃。

想到这里,乔芸道:“这样吧,我请人给你们摆二十桌两贯钱的席面,你们按十桌的钱给就行。就当买你们一个口风,衙门这件事尽量别说,说了也别把我的现状扯进去。”

农村物价便宜,收两头生猪,二十只鸡鸭,足够做一次丰盛的酒席了。厨子也是现成的,鼎食记必然会有一套班底可以应对这样的场面。

大不了从日后分红里扣嘛!

安娘子一听,有些喜出望外。

这是他们家天降贵人啊!

要不是乔芸年纪太小,安娘子都想替自己全家给她磕二十个头!

——

——

求月票,求收藏,求订阅,求全订(自动订阅),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