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酒香草头(二)

索性早上朝食食了一笼槐花素包子,又清雅又耐饱,不至于反胃,草草食了几口午食,黄老大夫便放下了手里的筷箸,开始喝那鱼肉完全搅碎烂在里头的鱼汤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若是没有昨日那一茬,他未必敢深想,毕竟并不清楚‘红袍’的手腕,自己又是走了一辈子独木桥还不曾坠下且过了桥平稳落地之人。老实说,虽面上不说,可心里,自己着实是有几分自傲的。当然,比起周围多数人来,他这般名满天下,还能安全出宫的,确实也有自傲的资本,更何况在太医署的那些年,还是宫里道士、高人最多的时候,多少身边的同僚死在自己面前,从最初的伤感,到最后的麻木,他早已见怪不怪了。

可此时,面对着面前这几道菜,黄老大夫垂眸,看着自己端着鱼汤的手,做大夫的最忌手抖,金针扎穴,即便是面对再难寻的穴位时也不曾发抖的手此时却是忍不住开始发颤。

还未见到那位‘红袍’,可看着眼前这几道菜,他便知晓:自己这游走于独木桥上的手段不算什么,平稳走过独木桥于对方而言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小手段罢了,自己原以为自己知晓的那些机密中的机密,在对方眼中也根本不算什么秘密。

一口接一口的抿着那肉烂在汤里的鱼汤,神思一记恍惚,眼前布置清雅的待客之堂突地一晃,铺天盖地的血迹自那石门缝中涌了出来,那股远远闻之便能令人作呕的血腥气令得黄老大夫本能的一记反胃,而后便下意识的捂住了自己的嘴,看向门外并未被自己惊动的下人与仆从。

喉口中本能的不适、恶心感一阵接一阵的涌来,黄老大夫捂住自己的嘴,因着只食了些鱼汤,他并未吐出什么东西来,只是不断的干呕着。

那等一阵接一阵的干呕,令人的眼角本能的溢出眼泪来。

恶心干呕进而惹的眼角溢泪并不是什么感情触动,只是人体的本能反应罢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即便是看到了这一幕,他也早不似年轻时那般会生出什么触动来了。年岁大了,练厚的除了脸皮之外,还有心墙。已甚少有什么事能触动他的心境了。

黄老大夫捂住自己的嘴,随着自己干呕的举动,眼角溢出的眼泪越来越多,视线也被身体溢出的眼泪所遮挡变得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

模糊朦胧间,眼前素雅的小院仿佛多了一墙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医书,对面坐着的那人口中咬住一大块布,这既是怕自己痛极之下大叫,又是怕自己割肉时咬下自己的舌头,闹出大动静来。

“你当是知晓《封神演义》的故事的!纣王妖妃妲己迫害周文王之子伯邑考,将其子杀害之后做成肉丸,骗周文王那是兔肉,唬周文王吃下。周文王食下肉丸之后,终知乃其子,遂吐出肉丸,肉丸化作白兔,文王后来便常抱着那白兔陪伴自己。”那人说道,“来不及了,只有效仿昔年文王做法才能逃脱,不然我们都会死!”

“那是故事,是假的!”他冲着那人喊道,试图阻止,“是假的!”

“我等又不是千百年前之人,未曾亲眼见过,安知真假?”那人说道,“至少在《封神演义》的话本里,它是真的,可以让我等借用这法子脱身便成!”

身体的干呕愈发厉害了,黄老大夫看着被自己放置于食案上的那碗奶白鱼汤,苦笑了起来,他姓黄,单名一个汤字,一个巧合算得巧合,那两个呢?三个呢?那位果然是知晓这件事的。

他的姓与名合起来便是黄汤二字,那位刚入太医署的第一日就曾对他道“黄汤即黄酒,大夫取个醉人之物的名讳不好。医者还是清醒些,如此被治的病人也会更放心些。”那人既知黄汤是醉人之物,又怎么可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呢?

袖子胡乱的擦拭了一下自己眼角溢出的眼泪,黄老大夫定了定神,神色再次恢复了先前的清明,继续端起汤碗喝了起来:肉烂在汤里,几十年都这么喝过来了,难道临了还喝不下了不成?

……

“炒这酒香草头要用素油,莫要用豚油!因为豚油的香气会掩盖这菜本身的味道,”此时大理寺公厨里温明棠往锅中倒入素油,而后又将手里的铁铲放入锅中,搭在那油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