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朕就知道你不是啥好人

事情都成了明面上的事情了,这会还在提是谁提出来的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刘彻都懒的在这个问题上去反驳刘破奴,他知道那小子肚子里不知道憋着什么坏水呢,自己贸然反驳恐怕会坏了他的事儿。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刘破奴说的都是真的,自己没办法反驳。

见到刘彻没有反驳,刘破奴更加来了劲头,不由接连说道:“其实当我知道父皇的身份之后,也想了很长一段时间,农业的推广必然会让大汉变的越来越强大,人口国力也会迅速的恢复,甚至是达到新的高度。”

“可是有一点,朝廷直辖的地方是得到了发展,诸侯国怎么办?虽然他们是诸侯国,可百姓还是大汉的百姓,手心手背都是肉,朝廷总不能看着那些诸侯国的百姓饿肚子吧?”

“但是诸侯国的实力一旦上来了,万一有人不老实了又该怎么办?手中有粮,手下有人,很难说会不会有诸侯王会膨胀起来再来一次七国之乱什么的,到时候朝廷岂不是又要陷入内乱消耗了?”

“大汉就是再强,也经不住不断的内耗啊,所以粮食和人口问题解决之后,下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诸侯国的问题,虽然父皇已经在削藩这件事情上做的很好了,压给诸侯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最大限度的削弱了他们的实力,可是对于大汉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为了更长远的发展,为了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朝廷最多在未来十年以后,就必须要进行新一轮的削藩了。”

“可是削藩这种事情又哪有那么容易?看似削的是藩,可实际上却是在要他们的命,他们肯老实配合那才叫出了怪了呢。”

“所以啊,我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情,趁着我还没有去封地,先把大汉发展的计划给定出来,并且完成一部分让大家看看效果,之后就去封地静等着朝廷削藩,到时候只要朝廷的削藩令一下,我就第一个举手支持,第一个请朝廷来削我的藩,这样我就能给其他诸侯王起一个引导效果了,虽然不一定能影响到他们,但不管怎么说,后面他们只要不跟着,那就是有异心,朝廷便是直接出兵讨伐也是师出有名!”刘破奴巴拉巴拉的说着,手舞足蹈,似乎那真是自己想的一样。

“削藩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刘彻没好气道。

就说这小子不会安什么好心,果不其然。

兄友弟恭?

朕能信你的话才特么出了邪呢!

你特么帮刘据说了那么多话,表面上看的确是挺在意你这个大哥的,前提是别说后面这些话。

实际上你小子就是为了给他下个套,为将来的削藩做准备呢。

“削藩是不容易,高祖皇帝告诉我该削的就绝对不能手软,祖父告诉我凡事不能优柔寡断,父皇您则告诉我要以彼制彼!”刘破奴微微一笑,一脸澹定的说着。

刘邦对他的那些老部下可没留什么手,他知道不收拾他们的话将来迟早会祸害到自己的子孙。

所以不管他们有没有问题,就是没问题也要找个问题来把他们干掉。

就算自己背点骂名又能如何?

最起码自己的子孙可以坐稳这个江山了,将来子孙不能说自己把问题和麻烦都留给了他们来解决,起码自己是个合格,并且优秀的老祖宗了。

先帝刘启也意识到了诸侯王的危害,并且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削藩,可七国联合起来以清君侧的名义来进攻朝廷,刘启竟然稀里湖涂的真相信了他们是来清君侧的,认为只要杀了晁错他们就会退兵。

结果优柔寡断之下杀了晁错,结果七国看到皇帝竟然怂了,这肯定是朝廷空虚,打不过他们才怂的,这还能忍?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优柔寡断的刘启也并不是没有一丁点亮点的,起码他在这件事情上阴了梁王一把,直接把梁王推到了前线去跟七国拼命,朝廷的军队坐山观虎斗,等差不多了直接上去清场,结果七国之乱平了,梁国也因此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威胁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