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六公子

九业魔座 元空澍 2840 字 2022-09-29

擢政殿前,群臣默然,只闻殿外传来童声:“儿臣渊慊求见父皇!”

“进来吧!”短短三个字,语气却是重得多。

渊慊不紧不慢的走入金殿之中,目光扫视了一眼群臣说道:“不知父皇唤儿臣前来有何事要与儿臣讲?”

“王寺卿说你不守学规、不与同窗议学,斗虫雀、爱爬高,时常扰乱课堂,可有此事?”

“回父皇的话,儿臣不否认这些。但儿臣之所以这样,全赖太学诸位教习讲学枯燥无味、引人发昏坐困。”

“哦,这么说倒是王寺卿恶人先告状了?”皇帝一脸趣味的盯着他说道。

“儿臣并无此意,只是太学所授的东西儿臣已全然记下了,整日对着那些如同嚼蜡的典籍着实无趣,那些个同窗死读经学、不知变通,儿臣与其无话可讲,又何来的议学之说?斗虫雀、爬高实乃儿臣所好,并未影响太学竞考,至于王寺卿所说扰乱课堂更是虚谬之言,儿臣遇到难懂的问题举手发问,难道这也算是扰乱课堂秩序吗?”

群臣骇然,六公子果然与传闻中的一样,伶牙俐齿、难以对付,以区区几言便将王寺卿所说种种全然推翻。

“寡人还听说你太学竞考交了空卷,这又是为何?”皇帝话锋一转,玩起了小心思,看你这回如何答复!

“在回答父皇的疑问之前,我想先问寺卿,当时竞考题目可是论治国之道?”渊慊看向王龄问道。

“正是,此题目乃是太学教习挑灯夜战共商之下提出的。”

“好,王寺卿不否认就是了。若论治国,诸家各有分说,历朝贤士更是为此争究不休,尚未争出个高下来!这道题目,本就是一道无解之题。”渊慊胸有成竹的讲道。

“以你之见,又该如何?”皇帝再次发问,后者轻描淡写的答曰:“以顺国本,彼之以来,己之应也!”

皇帝哈哈大笑道:“诸臣对六公子之言有何见教?”

“我等愚忠,还望王上宽恕!”诸臣纷纷跪拜,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的表情已然替他做了答复。

“好学者常有,然好思者却如凤毛麟角。学而思之为前,思而学而后!好了,我看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臣等告退!”诸臣纷纷起身退出擢政殿,唯剩父子二人一高一低相对,“慊儿,一转眼你都长这么大了,告诉父皇,你想要什么?”

“儿臣未立寸功,父皇又何以封赏?”渊慊问道。

“今日你所为让父皇乃至群臣都刮目相看,寡人要赏你!说吧,只要是宫中有的,父皇都满足你!”

“那,儿臣想去其余州地走走,还望父皇成全。”

皇帝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不行,其余州地不比乾州,外面很危险。”

“父皇方才还说只要宫中有的,您都可以满足我!我要的不过就是父皇的一句答复罢了,难道父皇贵为九五之尊,也说话不算数吗?”

皇帝深思之后,最后还是答应了他。不过却也给他留下了一道难题,“你的要求我可以答应,但是,我有个条件,你若是能够如期完成,日后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不加阻拦!”

“还请父皇出题!”渊慊十分淡然的立在金殿之上说道。

“此番出行,我要你在一年之内找到遗留在诸州上的云卷!你,可能做到?”

“今日我与父皇定下君子之约,明年今日我定待着其余七州的云卷归来。”

“好,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当云珠夫人得知儿子要孤人远行踏足诸州时,不觉有些惊讶,皇帝他居然真的答应了慊儿的无理之求。

不过转念一想,皇都本为是非之地,自己出身低落毫无靠山,慊儿留在皇都也不过是被其余诸宫排挤罢了,出去走走说不定可保住一条性命!

“慊儿,你当真想清楚了?”云珠夫人问道。

“母妃,儿臣当真想清楚了。若要儿臣整日在这皇都之中死读经学,儿臣断然做不到。天下何其大,儿臣想去看看!”

“也好,再过几年就是你的及冠之岁,迟早是要离开的!在外时,要记得隐忍,行事不可莽撞,在这皇都之中众人尚忌惮你是皇子的身份,可一旦离开了皇都你皇子的身份便没这般重了,外面的危险你也要一个人应对,你当真不怕吗?”

“母妃放心,儿臣不怕!儿臣去意已定,也请母妃原谅儿臣暂离不孝之过!”说着,便跪在云珠夫人面前磕了三个响头。

“慊儿,你长大了!再也不是母妃身后那个只会哭鼻子的小家伙了,母妃很欣慰。这些东西,你带上路上做盘缠,离了乾州城后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暴露你皇子的身份,以免招来祸端!”

“是,儿臣谨记!万望母妃保重身体,孩儿走了。”小小身影,背着一个包袱遥遥相远,云珠夫人用丝绢擦拭泪水,久久才转身回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