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老的话,让周林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这沉思足有两分钟之久,昊老似乎也知道他的顾虑,耐心地等待着。
说实话,作为穿越者,如果出于做贡献的角度,由商转政,或许才是真正的价值最大化,这事儿在二十一世纪或许很难,但九十年代来说,却很容易,而且,假如能让周林坐到吴老的那个位置,说不定能让华国的经济发展加快十年。
当然,那样的话这本书肯定也就没了。
所以,周林其实是非常倾向于说点什么的,如果能让时代稍微少走一点弯路,想来也是功德无量了,此时之所以沉默,更多倒也不是害怕因言获罪,而是害怕自己说的东西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在反复的推敲措辞。
可能,这就是越大的领导说话越是严谨的原因吧。
“既然吴老您看得起小子,那小子就知无不言了,如果有说错的地方,那也是我年少轻狂,您不要放在心上。”
“好。”
“其实在我看来,不管是抓大放小还是世界五百强,这两个大政方针都是绝对正确的,昊老您作为学界首倡,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是,在这大的方针之下,执行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些做法,我是觉得有问题的。”
“你说。”
“先说‘抓大’吧,‘抓大’的策略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看二战之后所有崛起的国家,几乎都是由少数的几家大型乃至巨型财团,先一步整合了力量,并且铺垫整合了重工业基础,也多亏了这些大财团的溢出辐射,这才有了轻工业和小企业的繁荣昌盛,但是,到底什么是大,又需要怎么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