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挽起裤管,趟过浅浅的溪,将木桶丢在一边,狠狠地掬了一捧水,长饮了一口。
然后满足的拍了拍小手,将小桶接上了。
泉水清冽、冰凉,中间还夹杂着一丝山泉特有的甘甜。
“高山多好水!”这是山里人特有的享受。
水桶装满了,深吸了一口气,小孩倏地提起,步履沉稳的转身。
一桶水足有四五十斤重,比他体重还要沉上几分。
憋住一口气,小孩一步不停,踩着中规中矩的方步,仿佛尺子量过一样的精准,朝屋子方向走去。
可能因为用力有些透支,脖子稍稍显得有些浅红。
“呵呵,不错,今天水桶装了九分满了。”
爷爷满脸高兴的看着冷星稍有点浅红脖子。
“你的力气又见几分增长了。”
冷星将水倒入缸里,轻轻的呼出一口气,脖子上的浅红悄然淡去,胸部稍稍有些起伏。
冷星知道,自己刚刚有些逞强,才使自己气息不均,甚至步伐都有失往日精准了。
爷爷教他负重走步行桩的功夫时,特别强调走步要谨记三字要诀:“沉、稳、准。”
步要沉,腰如挺松,下身如磐!
力透足心,根扎大地,而能求稳!
不偏不倚,重心中规,而能求准!
气息要“和”,讲究“匀﹑清、绵。”。
气息平和,呼吸之间,不疾不徐,四平八稳是为“匀”
气匀便不会有浊气滞留于胸部,故而能清。
一呼一吸,有意识的延长呼吸节奏,天长地久,便能壮大肺﹑胸部功能,而使气息绵长。
走步行桩的要诀是“沉、稳、准”。初练时,是不断寻找一种感觉,一种平衡的感觉。
苦练不缀,一般人要三年两年功夫才能摸到门槛。入了门后就是火候的问题了。
练至高深处,感觉就是自然而然随心所欲了。
步履之间,不差毫厘,那种奇妙的平衡不会轻易被打破。
而一旦打破,那种玄玄感觉就会突然出现生疏,心境被震荡,需要一段时间重新温养。
这就好像一片树叶,受了一点挂伤,重新恢复它的原貌是需要一点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