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唐王送行,三藏西去

唐僧笑道:“想必陛下是不会与我计较的,能够和玄成大人做到廷争面折的相信自有其气度。”

随后在殷开山的安排下唐僧顺利的见到了李世民,此时的李世民还比较尊崇道教,对于佛门并不怎么感冒,虽然他并没有入三武一宗那般灭佛,但是对于大唐境内的寺庙也是大加限制。

但是再经过和唐僧一番高谈阔论之后,让李世民对于佛门有了新的认识,他发现原来佛门之中也不全是那种只会大唱高调却一点真才实学都没有的庸僧,接下来又相信的询问了唐僧的出身,唐僧将自己的出身以及父辈所受的灾难都一一道来。

李世民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说道:“想不到高僧竟然是肇仁之孙,想当初我大唐立国之时多亏了肇仁的出谋献策,只可惜肇仁遭人陷害之时我自身都难保,实在是无法帮忙。”

这一点唐僧自然清楚,李世民一度以天策上将之职威压满朝文武,甚至连李渊有时候不得不遵循他的意见,这让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对于李世民起了戒备之心,最后李世民被李渊找了个借口贬黜长安,自然无法为刘文静说话,何况当时李世民在李渊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等到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独掌大权才下旨为刘文静平反。

李世民得知如今在江州做知府的乃是刘文静之子唐僧之父后,马上下令恢复其身份,并且将其调离江州回京述职,刘洪的才能以及在江州的名声和政绩李世民自然清楚,至于回来后给到什么职位就连唐僧都不好说。

而后唐僧离开皇宫前往长安城内的第一大寺洪福寺挂单,在洪福寺中唐僧以惊人的佛法造诣震惊了所有僧人,被洪福寺主持尊称为高僧。

三个月后,历史的轨迹又一次上演,因为魏征梦里斩了泾河龙王,导致泾河龙王的冤魂到地府内鸣冤,李世民在梦里被判官请去了阴间并被冤魂拦路索要钱财,后被判官重写生死簿,为唐王延续寿元二十载,李世民为了还情答应回到阳间便召开水陆大会超度亡魂。

李世民还阳后招来房玄龄和杜如晦商议水陆大会的事宜,最后决定天下寺院都可以前来长安城参加水陆大会,时间定为三个月后,就这样如前世一样,在水陆大会上唐僧面对天下众僧人一番辩法最终获得所有僧人的认同,而此时观音从天而降言道西天大雷音寺有真经万卷,可以洗涤世人心灵免受疾苦。

李世民闻言大喜,遂与唐僧结拜为兄弟,并且郑重恳请唐僧前往西天取回佛经,唐僧心中冷笑,但是面上依然虔诚的对着观音说道:“贫僧谨遵菩萨法旨,此次坚决排除万难,不惧艰险,定要将经书取回,以解我大唐子民之苦。”

观音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这唐僧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原因产生对佛法的动摇,然后拿出一件锦澜袈裟和一柄九环锡杖赐予唐

(本章未完,请翻页)

僧,并且嘱咐一番便回到了西天。

之后唐僧拜别了已经是户部尚书的刘洪和殷温娇只身一人离开了长安城向着西牛贺州而去,临行前李世民拉着唐僧的手道:“贤弟,此次西行历经十万八千里,路途遥远危险重重,不如朕派遣一队人马护送贤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