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听外面马跑之声不一,有十来个太监喘吁吁跑来拍手儿。
这边侯着的太监都会意,知道是来了。
立刻各按方向站立。
贾赦连忙再领合族子弟往西街口相候,贾母领则合族女卷在大门外迎接。
又过了半晌,两个太监骑马缓缓而来,至西街门下了马。
又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面西站立。
如此有十来对太监站好,又闻隐隐鼓乐之声。
这时,贵妃的仪仗终于出现。
只见一对对凤翣龙旌,雉羽宫扇。
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
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冠袍带履。
又有执事太监,捧着香巾、绣帕、漱盂、拂尘等物。
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鹅黄绣凤銮舆,缓缓行来。
这是按皇后的仪仗配的。
冯一博一时有些看不懂了。
若是景顺帝荣宠,为何安排今日?
若是有意为难,却又给足了面子。
侯驾诸人连忙行国礼,无官职的俱都慌忙跪下叩头。
等仪仗过去,贾赦又率领众人跟在后面。
冯一博也连忙跟上。
从早等到晚,很可能就看这个仪仗。
另一边,贾母带阖府女卷行礼。
早有太监扶起贾母等人,又将那銮舆抬入大门。
往东到了一所早备好的院落门前,有太监跪请下舆更衣。
等銮舆入门,太监自动散去。
只有昭容彩嫔等引着元春下舆。
元春按礼制入室更衣,再出来又上舆进园。
只见园中香烟缭绕,如丝如缕。
更有甚,此深冬时节,竟有花影缤纷。
不仅如此,再看再听。
就觉,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
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
在轿内看了园内外的光景,元春不禁叹道:
“太奢华过费了!”
她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担忧。
欢喜的是,自己终于回来了,代表的还是皇家。
为家里带来的荣耀,让贾家这般鲜花着锦。
担忧的则是,这般荣华都是因她而来。
若是她倒下了,那家里也必要烈火烹油。
不管怎么说,也都回来了。
接下来,元春一路乘轿坐船,把省亲别墅游了一遍。
其中欢喜颇多,自不必细说。
只说元春游园结束,到了园中正殿。
礼仪太监请升座受礼,两阶乐起。
又有两太监,引着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上殿见礼。
冯一博也在其中。
他不敢多看,只用余光扫视了几下。
虽是黑天,却有亮如白昼的灯下。
其上,有一丽人端坐起上。
隐约间。
华冠丽服,映衬端庄秀丽。
满身团凤,难掩体态婀娜。
众人排好之后,一起朝上拜见。
这时有昭容传谕:
“免。”
等这些男丁退下,又有史老太君及女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
见礼后,那昭容再传谕:
“免。”
其后,茶三献,元春降座。
乐止,元春又退入侧室更衣。
至此终于礼毕,才正式开始省亲。
元春换上常服,也就是一身凤冠霞帔。
坐着省亲车驾出了园子,到了史老太君院。
方一进正屋,就欲行家礼。
贾家女卷如何敢受?
史老太君一应人等连忙阻止。
元春被扶着,垂泪厮见。
她一手挽贾母,一手挽王夫人。
三人满心皆有许多话,却一时都说不出来。
最后都化作呜咽对泣不已。
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俱在旁陪着垂泪无言。
哭过之后,元春方忍悲强笑,安慰道: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这时不说不笑,反倒哭个不停。”
说到此,自己还是忍不住再悲道:
“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
说到这里,就不由又哽咽起来。
邢夫人见此忙上来劝解,扶着元春归坐。
元春又与众女卷逐个见了一遍。
宁荣二府有脸面的媳妇丫鬟,也都一一过来见礼。
这边执事太监及彩嫔、昭容、各侍从人等,都被安排在宁府及贾赦院中款待。
只留三、四个小太监在此答应。
这边母女姐妹,不免叙些久别的情景及家务私情。
及至后来,元春终缓了过来,才道:
“许多亲卷,可惜都不能见面!”
说到此,一旁王夫人就要搭话,却听元春又笑着道:
“听闻表妹宝钗、黛玉都在府上,还有她们俩的姑爷冯渊,可曾都来了?”
这事她和王夫人打过招呼,此时听问,王夫人连忙上前,道:
“都在呢!冯渊刚已和娘娘见过礼,外亲宝钗、黛玉在外候旨,因外卷无职,不敢擅入。”
“快请他们进来。”
元春点了点头,当下传谕,命请来相见。
自家女卷怎么都行,但宝钗、黛玉都是表亲,又无诰命。
按规矩自是没有资格见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