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之余,当即就有不少人感恩戴德,给王安还有苏幕遮跪下,连连磕头,口称救苦救难。
还有人过意不去,大声喊道:“太子殿下,你能收留我们大家,给大家一条活路,大家已经很感激,再给这么多工钱,不合适吧?”
“是啊,殿下,苏家主,你们还是把工钱下调吧,不然,大伙将来拿得也不踏实啊。”
“没错,殿下白养大伙这么久,我们怎么能要这么高的工钱,能有一日三餐,大家就很满足了……”
流民们纷纷发声,一致要求降低工钱。
这一幕,看得周围的老板们目瞪口呆,感慨万千。
从来只有嫌工钱低的,还没见过,有人主动要求降工钱的。
“不愧是太子殿下,能让下面的人如此感恩戴德,实乃我辈楷模,天下何人能及也……”
永宁县一群富商中间,之前和王安有过冲突,最终却折服的姚贵,捋着三缕长须,一脸崇拜和敬仰。
身边的富商一个个点头,深以为然。
高台边上,负责警戒的凌墨云、郑淳和彩月三人,也望着台上出神。
“殿下现在,真是越来越像一名真正的太子了。”彩月眸子里闪耀着星星。
“是啊,看到殿下受到这么多人爱戴,奴婢这辈子能跟随殿下,真是太好了。”
郑淳看着看着,突然抹起了眼泪,是喜极而泣。
以往,内侍府有不少人都曾笑话过他。
说他跟了这样一个太子,简直到了大霉。
不仅将来不会有前途,搞不好,还会有杀身大祸。
现在,郑淳觉得,自己终于可以骄傲地告诉那些人:
太子殿下已经变了,变成了仁义之君,这样的太子,谁说他不能踏上那最高一步?
凌墨云亦是双眼放光,一脸钦佩。
自己追随的人,就该是这样的有为之君,有德之人。
倘若王安一直保持这种趋势,他将赌上自己的一生,誓死追随。
站在台上的少年太子,看着纷纷要求降工钱的流民,神色没有多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