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将士静听!”炎帝立在阅兵台前,万众瞩目之下,渊渟岳峙,势可冲天。
军门之外,顿时寂静无声,炎帝微微颔首,将贾希言事先准备好的誓师词朗声而出:“北莽狼子野心,残暴边疆,边疆非唯大炎,众友邻俱受其侵略暴虐之困苦。”
台下诸国使臣面容整肃,北莽昔日的暴行历历在目,让他们都情不自禁冰住了呼吸。
这也是誓师最重要的一点----正名!
大炎不是北莽那样残暴的国家,要打的事正义的战争,是拯救的战争,我们不是为了侵略别国而作战,而是为了守护他们,也守护大炎的边疆。
有了这个名分,大炎的军队才能叫做正义之师。
这可不是王安前世太平洋警察打着自由旗号到处插手别国的那种正义,而是堂堂正正的正义。
而尤其是在古代,军队出征名分是不是正确,自己是不是正义,是不是王师,有非常长足的影响。
那些箪食壶浆投靠军队的百姓,是因为军队秋毫无犯吗?当然不是,这年头又不是王安前世的人民军队,哪有真正秋毫无犯的大军。
而是因为,这些军队有正确的名声,是真正的王师,名声对了,就是民心所向,才能得到各地士绅的支持。
就像这次出征,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王安筹齐了一百万才出征的吗?
军费当然是最重要的,但真正让这件事在朝廷上没有明显反对的,还是因为王安在对付张士言的时候,扣了个大帽子。
不出征北莽,就是投敌卖国之辈。
在十分在乎身后清名的文官中间,这就是大杀器。
而在炎帝之前演讲之后,这个大基调更是定得死死的----出征才是正确,不出征就是和百姓作对,就是朝堂逆流。
这些工作一连串做下来,尤其擅长调动人心的贾希言一篇篇战斗檄文一写,一场正义的北伐就此诞生!
而到了今天,炎帝要做的就是重申大炎的正当性,并且利用好太子、昌王和雪狮国的战斗,给号称百万大军的三军打进一阵强心剂。
告诉他们,别怕,我们兵精粮足,又有正义之师的名称,打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