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户们地摊上摆放的商品,已经不是粮食、鸡蛋等简单的几种了,很多会篾匠手艺的农户会编些簸萁、筐篓的草竹制品,或是闲暇时靠渔猎弄来一些山货河鲜,也有心灵手巧的妇女缝制鞋布鞋、香包等手工艺品,反正乡下人需要的东西,这里几乎都能换到。
来农贸市场的人,如今已经不光是远东控制区的农户,很多附近的自耕农、地主家的佃户,甚至是很多地主都经常光顾这里,换取一些他们需要的农贸商品。
远东公司在农贸市场里设有市场管理所,还开有日杂商店、农贸商店,平时主要经营各地农户所需的各种生活用品。
比如像精盐,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国家财政的一大进项,同时也是百姓日常生活必需的产品,关系国计民生。在以农立国、工业不甚发达的古代,历来都是官府专营。
随着明末统治集团的日益腐败,士绅官僚、藩王贵戚、勋贵军头等各级封建统治阶层,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牟利。
这也使得大明各地一斤盐的价格,通常要达到四五十文,而偏远地区更是高大六七十文,普通的底层穷苦百姓哪里能消费得起。
而且这个时代官营盐场出的都是粗糙的海盐,甚至里面还掺了很多沙子泥土,不但口感很差还非常不卫生。
远东公司入主中原北方以后,对大明北方沿海的各个盐场进行一番狠狠的整顿。将各个盐场的灶户重新进行了统一整编,剔除了其中的嘎杂流痞和胥吏衙役,还对各个盐场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
“灶户”一词始现于五代时期,古称盐民,灶户和军户、匠户一样,属于灶籍,不许脱籍,世代煮盐维生。由官府拨给山林之地,供其收获煮盐所用的柴草,并给铁锅、牢盘等作为煮盐所用,有时也会给按产盐引数规定的工本米或工本钞,以保证灶户一家的口粮供给。
虽然听着好像待遇不错,但是灶户和军户、匠户一样,而且比他们还苦逼,一年到头在盐场胥吏的逼迫下,不但要忍受着海风的侵袭、太阳的曝晒而且还要忍受着海水的腐蚀、灶火的蒸烤,身心都处于这样严酷的环境之中,其悲惨生活可想而知。
灶丁长期生活在灶火蒸烤的环境下,眼睛干涩,视力严重下降,以至于灶丁的多有失明之疾;晒盐的灶丁整修盐滩,腿脚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之中,被海水腐蚀,多有残疾。更有甚的是盐户生产的食盐几乎全部被官府剥夺,丰产之年勉维温饱,歉产之年更是饥饿连连。
第1571章 地狱种植园
这个时代的大明灶户,除了要承受恶劣自然环境而带来的肉体上的折磨外,同时他们还要承受由于天灾人祸而带来的大量伤亡。
明末天灾战乱不断,社会生产力也受到极大破坏,原本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灶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低下,海潮、水、旱、风、虫、雪皆能成灾,一旦逢灾必然会家破人亡,简直惨不忍睹。
远东公司入主中原以后,对大明北方沿海的长芦、莱州湾、江苏等地的众多盐场进行了大力整顿,关闭了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盐场,集中资源整合几个大的盐业基地。
为此,公司工委专门重组了远东盐业集团公司,将远东在辽东湾等地的几大盐场和大明沿海盐场进行了资源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