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细节特色。
十件衣服,三个款式,都是适合年轻小姑娘穿的。
夏小月仔细装在包袱皮里,踏着坚定的步伐,如同奔赴沙场一般肃穆,揣着榆枝硬给的路费和餐费出了门。
收拾完碗筷的桑葚桑叶也出门了,他们走路去接蓝天勤。
桑大壮也出门了,他事情还挺多,弄榆成波,组建车队,收拾孟文君,找货源……
他们人手少,只靠李甘三人远远不够,桑大壮也是争分夺秒的忙活。
榆枝和王新凤手拉手也出门了。
今天天气确实好,太阳冲破束缚,照耀大地,到处都暖洋洋的。
老头老太太们早早的就坐到了黄家树下,沐浴阳光了。
大多数人都已经脱下了厚夹袄,换上薄袄,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榆枝还不行,仍旧穿得厚实。
里面穿的是王新凤新给她织的粉白色的毛衣。
毛线是刚来帝都的时候,在大商场买的。
榆枝皮肤白皙,配上粉白色的毛衣,更显细嫩。
外面是一件白色的羊毛大衣,也是商场买的,花了好几百,在这年头,算得上是巨款。
桑大壮和王新凤一点迟疑没有,看到的第一眼,就坚定的要给榆枝买。
母子俩在对榆枝好这件事上,空前统一,高度默契。
当然,眼光也是好的,榆枝穿上很好看,王新凤桑大壮母子俩成就感满满。
厚也是真厚,在普遍薄袄的人群里,榆枝比老爷子老太太们穿得都厚。
“哟,你们母女俩去哪啊?”
婆媳俩手挽手出门时,黄角树下的老爷子老太太们纷纷笑着打招呼。
王新凤回道:“家里孩子的朋友要来做客,我们去前边市场买些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爷子老太太们笑着打趣了几声,有了孩子的黄角胡同,都多了几分鲜活气。
“哎,丫头,你之前给老关头送的那个糕点不错,老头子爱吃,你给老头子再做一份行不?”
柳老爷子柳山砸吧着嘴问榆枝,这也是个馋嘴老头。
柳山快七十岁了,搞科研的归国华侨。
妻子是外国人。
当初国家需要,他不顾妻子孩子的挽留,毅然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