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也要给予税赋上的减免,这对梅田郑三家的复垦计划都大有好处,自然无人拒绝。
同样,对盛唐和霍山两县的土地新垦也一样要加大力度,鉴于盛唐和霍山两县的自然条件与霍丘、安丰等县要略逊,所以江烽也要求浍州和两县可以在税赋减免上力度更大一些,以吸引外来流民归附。
不够要想把田赋这一块真正经营起来,任重而道远,对于江烽来说,田赋只是一方面,依托土地把士卒和人口牢牢捆绑在这上边,这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人口,兵源没有保障,一切都是空谈。
还有就是商税。
浍州也就罢了,但是寿州,尤其是寿春城作为淮水中游首屈一指的商埠,则要在商税上做文章。
寿春是淮水中游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寿州的粮食、瓷器大量输出,同时从吴越来的丝茶也有相当部分要通过漕渠进入淮水,然后经由寿春向颍亳光申甚至南阳、关中等地输出,寿春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物资中转地。
现在寿州已经落入自己手中,下一步随着粮食生产和瓷器生产的恢复,寿春的繁荣可期。
而且梅田两家的船队也同样是一大助力,这年头水运的运力成本不知要比陆运节省多少,只要是水道可通之处,无一不是以水运优先,实在是因为通过畜力运输消耗太大了。
江烽之所以要不惜代价的确保自己对水军的绝对控制权,除了日后要凭借水军征伐吴越外,就目前来说,一支强大的水军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淮右的商业利益。
尤其是颍亳泗三州被蚁贼搅得一团糟,江烽已经有些怀疑时家日后还能不能恢复到以前对这几州那样的控制力。
如果时家就此衰落,蔡州虎视一侧,自己如果要确保对淮北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一方面要通过水军来实现,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水运将颍水、肥水、涡水、涣水、汴水、泗水甚至漕渠这沿岸的诸方势力联系起来,防止蔡州袁氏向东扩展太快。
第一百三十章 示敌以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江烽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蔡州袁氏的关注,盖因蔡州袁氏表现出来的气势实在太让人担心了。
江烽不认为蔡州一州有多么强的实力,但是袁氏极其附庸的几个家族在人才培养表现出来的前瞻性和梯次状态就足以让很多实力强于蔡州的藩阀汗颜了,无论是南阳还是时家,亦或是吴国和泰宁,都逊色太多。
至于自己现在掌握的淮右,根本就无法和蔡州比。
蔡州人才鼎盛,但是更多的还是集中在武道上,术法一道也有些人才,但是仍然远逊于武道,而其他,像文官型人才和经济发展上,蔡州的表现却乏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