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们中电投呢?”陆为民关心的是中电投的动向。
卢启民微微一笑,“为民,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这样大的动作,就算是中电投想有所行动,也要得到国家其它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才行。”
陆为民不再言语,他听出了卢启民的弦外之音,对方已经对自己的建议动心,自己略略夸大了日本人的动静,这个时候如果中电投动手,还能抢在日本人之前,但如果搁在明后年,恐怕就晚了。
……
回到学校里只剩下陆为民和赵烨二人散步时,赵烨忍不住道:“为民,我感觉你对日本人很警惕,我感觉你又不像是因为受到中日关系因为历史原因的一些影响,而是很坚定地认为日本人会对我们国家构成巨大的现实战略威胁啊。”
“嗯,可能我这个人危机感比较重吧,中日两国都是经济大国,同处东亚,对资源需求都很大,我们国家号称地大物博,但是事实求是的说我们物并不博,而是薄,尤其是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就更可怜,中国正在向制造大国迈进,对资源需求会与日俱增,那么势必与日本的需求发生冲突,日本人从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在开始布局,铁矿石资源就是一大例证,我们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可以说都是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开始逐渐反应过来,有点儿为时尚晚了,但这项工作也得要做,日本是被阉割了的政治小国,只能追随美国的外交指针旋转,这才给我们机会,但他们因为和美国结盟,所以在获取西方认同的时候更容易一些,你们要谋划西屋电气势必和日本人对阵,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把美国人拉到一起,否则基本无望。”
陆为民的话让赵烨轻轻叹了一口气,“你说的英国可能要出售西屋电气的情况,我们通过我们的一些渠道收集了解,并没有发现这方面的征兆。”
“如果被你们发现了,那就不叫征兆了,那就是已经成为定局的事情了,老赵,相信我吧,你们只是搞一个针对性的前期调研和应对策略,花不了多少精力的,对了,石川岛播磨和你们沪上电气合作比较密切吧,注意,石川岛播磨和东芝都属于三井系,而东芝可能是西屋电气最积极的潜在收购者,千万不要让这个消息泄露给石川岛播磨方面了,我对我们国内很多领导的保密意识极不放心。”陆为民专门叮嘱道。
赵烨看了陆为民一眼,“你对我们沪上电气的研究还真够上心啊,什么都知道。”
第二十九章 利诱之
陆为民心中微微一凛,看样子自己的无所不知还是让人有些怀疑了,如果不是自己市委书记身份作掩护,只怕像赵烨这样的角色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别有所图了。
“三井系企业乃至整个日本产业界对我们国内产业界的渗透不是什么秘密吧?”陆为民故作轻松的道:“东芝、松下、石川岛播磨、新日铁、索尼、三洋、nec、三井住友银行、三井造船、商船三井这些企业系出三井同门,其间关系千丝万缕,结伙进入中国,除了赚钱,未尝没有其他心思在里边,起码他们也是有着一边赚钱一边也顺带打压我们国内产业的意图,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外资进来也是无从选择,日本人利用这个机会跑马圈地,深耕细作,已经在我们国内政经两界有很深的影响力了,外资进入中国带来了好处,但是我们国内企业也一样要自强自省,同样需要肩负起产业安全的政治责任,尤其是国企,但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国企一方面鼓吹产业安全,利用这个由头打压民企,但是却对外资企业极尽逢迎之能事,让人扼腕叹息。”
“为民,你对国企有看法,我表示不能认同。”赵烨语气也严肃起来。
“不是我一个人对国企有看法,社会上老百姓对国企有看法多了去,而且你看着吧,大家对国企尤其是央企的质疑和批评声会越来越大,占着国家最有利的资源,却没有能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你们央企每年给国家上交了多少红利?但是又占用了多少资源?”
陆为民嘴角多了几分哂笑,“央企央企,央企不是央企管理层的央企,也不是央企职工的国企,那是全国人民的企业,那是建国初期全国人民节衣缩食积攒下来,又把全国所有资源向这些企业倾斜发展起来的,工农业的剪刀差为你们这些国企付出了多少?可现在你们每年上交了多少利润给国家?不要用一句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安全就把一切抹杀,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明白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