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要议和,再与曹操结盟,共谋楚国基业,方为上策之选。”
“为什么不趁机夹击曹军,夺其疆域,来壮我孙吴呢?”
孙权心中不解,面带犹豫之色问道。
“如今天下,楚军战力最强,其次曹军,再次才是东吴之军。
曹军战力强悍,麾下武将谋士众多,但比之楚军亦有差之。
别的不用多说,光对方的火器威力,就超过天下所有的硬弓强弩。
百姓数量之多,足以造就无数的千军万马,光拼消耗这一样,曹军必败。
如果曹操之地再被楚风攻占,东吴将会失去最后的屏障,必将面对更加强势的楚军。
介时,吾东吴纵使拼光了一兵一卒,恐怕也难改覆灭一途。”
周瑜此时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惆怅,论智计韬略,诸葛亮已经让他领教到“即生瑜,何生亮”的境地。
可是相比之下,他恨楚风犹胜诸葛亮,夺妻羞辱之仇,已经如同深深的烙印,印在心底而无法抹去。
每当他夜晚想起,便会让心中无限痛楚,更是转化成一股愤恨之意,让其辗转难侧,暗暗自忖,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且容吾在思考一番!”
孙权决定在问问张昭等人的意思,东吴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多亏了张昭与江东一带士族豪强间的关系。
所以此人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存在,已经完全可以左右东吴的未来走向,不容他不去考虑对方的建议。
当孙权将张昭、虞翻、孙韶等人唤来后,他们极力反对与曹操的议和之事,强烈建议和楚军共同痛打落水狗。
并且劝解孙权,这样做的话,最起码可以得到现实的利益,最少也能将荆州全境和半个徐州捞到手里。
到时未必没有与楚国抗衡的实力,相对于未来虚于飘渺的事情,完全没有现实利益来得实在。
张昭还跟孙权说道:“那周都督计策失误,让诸葛亮击败于江陵之城,造成了现在的被动局面。
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